“哪里哪里?”
伊娃停下了手中的桨,赶紧抬头四处张望寻找,急声问道。
“看!就在右前方,那座由树藤天然形成的‘天桥’!看到没?就在那上面,就有!
海小楼指点着,手直指那个方向。
“啊!真的有!我看到了!是一只母猴!她背上还背着一个小的呢?你看,那个小小的头!书亢你快看!”
伊娃顺着海小楼的指点,一路瞄过去,的确看到了,兴奋地赶紧摇着周书亢一起看。
周书亢眼神那还用“指”,她早就发现了!只是不像伊娃那样爱“大惊小怪”罢了!
“还有,后面还有几只体格大的,哇!看看人家这姿势,一下就荡那么远!帅!简直帅爆了!”
阿也看到了,他看中的是公猴子的“跑酷”姿势,真有一种想“拜猴为师”的冲动!
辛吾自然也被这种“群猴争渡”的场面吸引了。
不过,他关注的,却是这群猴子的“社会结构”:比如说哪一只是“猴王”,哪几只是“王妃”,哪一只比较像“猴王挑战者”,哪一只又是失去任何亲人庇护的“孤儿”……
如果时间允许,他真愿意自己也成为其中的一员,跟踪上十天半个月的,“沉浸式”地探索猕猴群的秘密。
水流很快,这群猕猴的各种“生活姿态”,也成了“过眼一景”,被流水飞快地抛到了身后。
这时候,毛毛细雨的密度,也已经越下越密了!
而眼前的风景,就更是妙不可言!
每一个“冲破”云雾,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岩头”、“树枝”、“藤蔓”都像是一个造型百变的“怪物”,扎一头,把人吓一跳,又迅速消失回迷雾当中,当人每每“猝不及防”、出乎意料的“惊喜”和“惊吓”并生。
看景,变成了“拆盲盒”,根本就猜不到,下一个,会是何种东西与你“会面”。
风景迷离,人就更加神秘了!
两只小艇,虽然间隔只有五米不到的样子,却已经是双方互相看不艇身了,更不用说艇上的人了!
对于周书亢他们来说,这种“开盲盒”是一件非常刺激的事儿;可是对于海小楼和翁蒲犁来说,却是最为“惊险”的路段。
这段路的水路下,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一马平川”,两岸掉落下来的块石,到底什么时候,在哪段水域里,又新增出一个“暗礁”,对于海小楼他们来说,都是未知的。
他俩说不紧张,才怪!
但是,这份紧张,可不能让他们看出来了,两人都在努力维持着镇定,把这最没有把握的十来分钟的路段,撑过去。
“啊———”
“欧———”
虽然看不见,可是那群过了河的猕猴,没有放弃各种欢庆下雨的“歌声”。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听到这猕猴的叫声,伊娃立即背诵出了《早发白帝城》中的著名两句,好应应景。
“人家李白说的是‘猿’,咱们这儿是‘猕’,差点儿个头,不过,声音应该差不多吧?都是一个种属来的。”
周书亢评价道。
“咱们也是‘灵长类’啊!也属近亲,来,吼一个!”
阿在那边,虽然没看到人,可是听到这谈话了,不由地大声插嘴。
“去!来,你给吼一个,演示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