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出源拜道。
“可按李兄所言,我们灭了琉球,那样在东洋我们势必会遇到倭国的压力,大明也不会善罢甘休,再加上南洋,如此便是三线为敌,内部还要消化琉球三十万人,加上移民新安置,南洋土著安置,内部必乱啊,内忧外患,如何是好”
刘建说道。
“刘兄所虑甚是,然我以为,我们只应付内部压力即可,外部问题并不存在”
李出源拜道。
“哦,李兄为何如此说”
刘建问道。
“先说倭国吧,倭国先前刘兄便说过,是一个一千多万人口的大国,然之前听众人所言,倭国如今地分南北,其内又分各种大名,而与琉球相近的大名唯有九国岛的大友,岛津两家,这两家势如水火,互不相容对吧”
李出源问道。
“正是,岛津,大友两家为九国霸权相争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刘建说道。
“正因如此,如今倭国一地根本不会有力量插手琉球,何况相比于贫瘠的琉球,组织倭寇,为祸大明富庶沿海岂不更好,刘兄不是也说倭寇大部分都有大友家和岛津家及九国其他大名的背景吗”
李出源笑道。
“正是倭寇大部分是以倭国浪人为核心,辅以沿海海盗,而这些浪人是各失败大名家的武士组成成,被其他大名资助成为了倭寇,后被大明数次击败,而绝迹,等等李兄的意思是”
刘建似乎想到了什么。
“以刘兄聪慧,自然一点就透,如今倭国情况我虽不知,然从刘兄口中,也可略知一二,倭国内乱频发,对外辅以倭寇,其有多少势力插手琉球,犹未可知,何况从地图上看,倭国要插手琉球,必须由大屿南下,而大屿一地我等可先行占领,只要大屿在手,倭国不足惧也,就算倭国敢来,我们也有力量让其有来无回,至少自保自守没问题吧”
李出源拜道。
“李兄高见,也让我想起,倭国如今并不平静,自后醍醐天皇消灭了镰仓幕府后,进行了第一次的王政复古,推行新政,引起了以足利尊氏为首的一批武士不瞒,他们则推举光明天皇,足利尊氏则自为征夷大将军,建立室町幕府,虽然后来南朝的后龟山天皇还幸京都,向北朝的后小松天皇进行让国仪式,授予神器,实现两朝的合一,如今室町幕府的征夷大将军应该是足利义教,虽然其很想恢复幕府权威和大将军独裁的局面,但是各地依然各自为政,幕府对原南朝一地的管理依然松散,各地大名,豪族实际上还是各有势力,所以倭国可以过滤了”
刘建说道。
李出源则一脸疑惑的看着刘建。
这刘兄怎么对倭国国政如此了解。
“倭国不足惧,之后便是大明了,明朝推行海禁,对海外诸国采用勘合贸易,也就是有时间,有地点的贸易,一般南洋,琉球是三到五年,倭国是十年,这想必刘兄已知,所开地点是针对日本,琉球的宁波,对南洋,西洋的泉州,广州三地,而且与南洋诸国一样,琉球与大明同样是三年一朝贡,早先我们在钓鱼岛时,刘兄不是也说过琉球才朝贡没多久吗,而且钓鱼岛在我们的手里,航道由我控制,琉球想联系大明,根本不可能,而且大明那边一般都是琉球派人去够,再派人前往琉球,一般不会主动派人去琉球,也没人常驻,如此,我们要是灭了琉球,短期内大明绝无反应,这条海路我也走过,虽说一路平静,但也非完全安全,只要我们阻绝航道,封锁消息,一两年内,大明都不会知道琉球被占,毕竟近在咫尺的舟山和东南诸岛,大明都没管过,又没有电报机,数万里海外的琉球,大明如何能迅速得知消息,真等大明反应过来,我们怕是已经完全吸纳琉球了吧”
李出源再拜道。
“李兄所言,也有一定道理,不过要想封锁消息,就必须要把所有通向大明的航道阻绝,台湾,钓鱼岛在我手,如今琉球要想联系大明,就只能选择从大屿到倭国前往大明,只要占据大屿,琉球就根本不可能将消息传递出去,还不是任我等宰割”
刘建笑道。
“最后便是南洋,我想南洋应该是最轻松的吧,毕竟刘兄已经在计划鲸吞南洋之后的事了,所以南洋还是问题吗”
李出源也笑道。
“那是,南洋那些个蛮夷杂碎,我还没看在眼里呢,同样将海路一断,大明便只能干瞪眼,等大明反应过来,我们恐怕早已将南洋收入囊中了吧”
刘建笑道。
“所以,我以为刘兄无需多虑,灭了琉球最好,最后也就是多花一些精力去消化那三十万琉球人,如刘兄所言,把他们迁往南洋各地,分别在南洋各岛安置,每个岛,每一地几百,几千人也不是不可,如此还怕安置,消化不了这些琉球人吗”
李出源笑道。
“李兄所言,与我不谋而合,如此明日我便传令,命第一舰队做好进攻准备,这次我要拿下整个琉球,彻底剪除这个后患”
刘建拍案说道。
之后,李出源又与刘建商讨了一些细节后,便告辞离去休息了。
刘建看着远去的李出源,微微一笑。
虽然李出源这些见解看上去有些拙劣,而且很多都是根据听说,想象来判定的。
但也不得不说李出源见解独到,也说到了刘建心坎里。
李兄啊,但愿你不让我失望啊。
刘建心中想着。
风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