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涯回来是带着一队马车队回来的,马车上装的全是食用油。李远景正坐在湖边洗衣服,打眼一看一彪人马过来,起身走近一看就看到李涯,问道:“你小子去哪去了这么长时间?这回来带的是什么?”
李涯得意道:“是什么?看看,这可是油。一家分个三四十斤,能够炒菜吃了。”
李远景惊喜道:“一家三四十斤?好家伙,这下肚里有油水了。”虽然现在家家都有腊肉熬有猪油,但是刚刚走出长期贫困的人们可不会大手大脚的过日子,还是习惯性的精打细算。这一下白得三四十斤食用油,说不得可以改善改善生活。
帮着把油桶抬下来,李远景看着一溜油桶,道:“按我说生产队的菜籽就不应该拿去卖,全榨油吃不更好,反正也卖不了多少钱,不定油水多了节省下来的粮食拿去卖得到的钱也差不多。”
李涯鄙视道:“你算得可真明白!可是现在人均口粮有多少?也不知道你这个南京来的大算盘怎么算出来还能省下口粮卖钱。”
现在养殖的家畜还不算多,生产的农家肥不够用,而化肥那玩意儿生产队的人只听说过,还没有见过呢。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土壤肥力不够,全年连轴转的泡在地里也无用,亩产能有多少?
明诚大伯作为生产队队长,队里来了这么一队人马,忙过来了解情况。听了李涯的话道:“听说县里有化肥,就是一些白面面,种庄稼好得很,要不我们也去买来用?”
李涯笑道:“县里才有多少化肥,能够买到多大点?况且还要钱呢。现在家畜越养越多,明年粪肥差不多就够了,化肥还是以后再说。”
明诚大伯眼睛扫了一溜大桶问道:“刚看到一溜马车,就是拉这些大桶?什么东西?”
李远景接话道:“这些是油,用来炒菜最好。”
明诚大伯惊喜地问道:“是分给我们生产队的?”
李涯简单道:“是我搞来的,一家能分个四十斤。”
明诚大伯满脸笑容,吩咐李远景,“去挨家挨户通知,带着大坛子来,一家分四十斤油。”望着李远景飞速远去的身影又忙喊道:“把秤带来。”也不知道李远景听没听到,嘀咕道:“这小子,都是大学生了,还这么毛躁。”
李涯忙问道:“对呀!都忘了问通知书的事情。大伯,我的通知书来了吧?”
明诚大伯高兴地道:“来了!来了!当时可是县主任亲自来的,公社主任也只是陪同。”明诚大伯将当时的盛况说了一遍,李涯也不得不感叹清华的名气,当然,李涯和县主任结下的缘分才是最重要的因素。耕地机的成功投产使得县主任受到表彰,前途一片光明;而两个儿子因为提前复习,也考上了大学。所以县主任得知李涯考上清华,往生产队跑一趟也不显得突兀。
虽然李涯肯定自己能够考上,听到通知书已经到了也很是高兴。这个年代,成为大学生,这是人生中重要的一步,走出这一步,未来就会顺利得多,可以说能够少奋斗十年。海阔天空就是李涯现在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