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书屋 > 穿越小说 > 开元4316年 > 第三十四章 粮食

第三十四章 粮食(2 / 2)

黎安明这么做倒不是要挽救大明,捧大明的臭脚什么的,他只是希望过几年能少饿死一点人而已。</p>

</p>

说起明朝灭亡的原因,黎安明觉得明代灭亡,清军只是外因,根本原因是李自成与张献忠两股农民军。农军哪来的?来自陕北延安。李自成与张献忠都是陕北人,骨干也以陕北饥民为主。</p>

</p>

为何陕北闹饥荒?因为地主兼并土地,民不聊生?不对。陕北土地贫瘠,以小农为主,地主不多。他们没比普通农民多几亩地,要是闹旱灾,他们也一样束手无策。其实,饥荒的原因很简单:明末人口逼近2亿,而粮食增长的空间耗尽,难以负荷,各方面都出现崩溃的征兆。</p>

</p>

与此同时,西北(特别是陕北)的军人及预备役军人很多,是明军的兵库。全世界,军人都是必须安抚的,就是现在美国,招公务员也优先照顾退伍军人。然而,西北明军活得实在很惨。崇祯时,都督卢象升巡视边防后给朝廷汇报西北军人惨状:“今逋饷愈多,饥寒逼体,向之拿钱借债,勉制弓矢枪刀,依然典卖矣。多兵摆列武场,金风如箭,馁而病、僵而仆者纷纷见告矣。每点一兵,有单衣者,有无绔者,有少鞋袜者,臣见之不觉潸然泪下。”实际上,明亡之前二三十年,部队因为欠饷哗变的屡见不鲜。</p>

</p>

难道明朝官员没脑了,故意开罪军人?不是。农军起义之初,总督杨鹤计划招抚,出粮赈济。农军一听政府有粮食补助,便偃旗息鼓,招抚受降,不闹事了。但陕北多少人,多少张嘴,政府赈济得过来?本来赈济就杯水车薪,再碰上克扣,“所救不及十一”。最后陕北义军卷土重来,席卷南北,也就天下大乱,不可收拾了。</p>

</p>

如果农军是普通农民,政府或许可以动用职业军人击败,但农军的骨干也是职业士兵,明军就打不赢了。原因很简单:同为职业军人,一边是有饭吃的官军,另一边是快饿死的叛军,你说谁的斗志强?而且,官军也闹粮荒,不少官军跟农民军打着打着,饿极了,也造反了。</p>

</p>

这个现象,人类史上叫做“马尔萨斯问题”。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必定</p>

</p>

很不幸,大明帝国只剩下这条路。</p>

</p>

饥荒引发叛乱,反过来,叛乱又破坏秩序,秩序一乱,种粮食的人也就少了。这样便是恶性循环:越乱,越没人种粮食;越没人种粮食,越乱。据记载,义军狠,官军也狠,双方疯狂抢粮,叛乱席卷的四川,最后吃光了粮食,吃光了农民,最后部队内部互相残杀,吃自已人的肉,惨不忍睹。</p>

</p>

黎安明虽说不能去改变些什么,但是他一定回去极力的阻止一些惨剧的发生。</p>

</p>

三人接着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和黎安明约定改天再来商谈合作的事情后,徐尔觉和孙元化便一起告辞离开了福运来商馆。</p>

</p>

接着黎安明也没再多说什么,让黎荃下去休息后,他自已也转身躺下了。赶了近二十天的路,他早就已经撑不住了。作为一个在现代超过一公里就得坐车或者骑车的人,到了现在这个出门不是骑马坐船就是靠十一号私家车自行的年代,他还是很不适应。</p>

</p>

一夜无话,第二天黎安明起床的时候,却来了一个让他有些意外的人........</p>

最新小说: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房间里的二人世界原声 武侠之气运掠夺 饿了吗本王这就喂饱你 叩问仙道 一夕得道 去家里处罚室处刑 父亲有力挺送女儿的话 皇族训诫师的日常管教 修仙落寞时代,我见证红尘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