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万历四十七年十月十六日,就在黎安明优哉游哉的赶往宁波府之时,遵义军民府却是一片忙碌。</p>
</p>
“黎大人,朝廷已经批复,允许我们自行改革。”军民府府署知府王远志找到黎文海,递过一本奏折说道。</p>
</p>
“真的?”黎文海闻言顿时很激动,连忙接过看了看,才问道:“王大人,对这件事你怎么看?”</p>
</p>
王远志闻言细细的想了好一会儿后才回道:“大人,下官觉得,这件事如果成了,就可以彻底的解决这遵义军民府的土司问题,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可如果........”</p>
</p>
说到这儿,他张了张嘴,好一会儿后才接着说道:“如果失败了,这西南必将大乱。但从现在的局势来看,改革势在必行,因为如果再这样下去,不出两年,西南也将必乱。”</p>
</p>
“不过如果失败了,我和黎大人您我们两人的项上人头恐怕就保不住了。”</p>
</p>
“本官相信一定行!不行也得行!”说完,黎文海一拳重重的打在了桌了上,那桌了“嘭”的一声应声而碎。</p>
</p>
王远志见状,也连忙拱手说道:“下官也相信一定会成功的!”</p>
</p>
在这一刻,来这里一年多的王远志彻底的认可了黎文海这个指挥使,他这个东林党人,第一次对朝廷里的党争产生了动摇。</p>
</p>
“现在距离冬月还有半个多月,王大人,就麻烦你通知府署附近及遵义县的主官,三天后府署议事!”既然决定了,黎文海也不瞻前顾后的了,当下便开始安排了起来。</p>
</p>
听了黎文海的话,王远志想了想问道:“大人是想先从府署附近和遵义县开始改革?”</p>
</p>
“是啊,先由近及远,争取在明年春种前完成改革。”黎文海闻言点了点头道。</p>
</p>
“下官明白了,这就去安排!”王远志见状拱手说道,说完便下去安排去了。</p>
</p>
等王远志走远后,黎文海才来到窗前,抬头看向南方,自言自语的嘀咕道:“希望你是对的,这次可是押上我们一家的身家性命了。”</p>
</p>
..........</p>
</p>
进入冬季后的岱山岛附近海域渐渐变得危险了起来。首先主导海面的风向由呼啸的东南风变成了凛冽的东北风,然后便是海面上</p>
</p>
尤其是今天,海面上天色阴沉,风浪甚大,这似乎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覆盖这片海面。海边的木质码头内,四艘福船落下了风帆和首尾双锚停靠在栈桥边,船上也有很多缆绳都绑在了码头的木桩上,这使得船体在海里变得更加稳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