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上楼的时候,正巧碰到人力在面试业务员,其他人也各司其职,完全没有老板不在的那种散漫。
“你看,没你看着公司也不会出什么事吧,以后要学会休息,别总是加班。”
张十三对公司的状态很是满意,心满意足的同时还不忘揶揄邓佳怡。
按说作为老板,鼓励下属努力工作才是符合逻辑的,劝人不要加班就显得比较异类了。
不过张十三却认为一个杰出的公司应该有一定的自我修正功能,如果因为某个人不在公司业务就进行不下去的话,那肯定是制度出了问题。
“如果你保证从今天开始不再开发新业务的话,我每周能休息两天,如果给爱评和爱聘找到合适的管理者的话,我每周休息六天都没问题。”
“哈哈哈,你就当我什么也没说。”
张十三尴尬的笑了笑,这段时间他确实太急了,新业务轮番上马,不但财务上压力剧增,人手上也是捉襟见肘。
邓佳怡一直加班还真不是能力不行,真实原因就是找不到能顶大梁的管理层
如果按照职工级别归纳一下,每个公司都是金子塔形状,基层员工最多,中层管理适中,顶层管理最少。
这个结构放到人才比例上也是一样的,能干活的人多,能做管理的少,能管理管理者的人少之又少。
缺少有能力的管理层是所有小型公司的通病。
很多时候不是老板任人唯亲,而是一种人才匮乏导致的退而求其次的妥协。
管理是一门科学,并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上手的。
以为看两本老板是怎么练成的、二十一天练就就一个优秀的经理人之类的畅销书,就能当经理的人就是个笑话。
擅长管理又愿意给人打工的人一直是凤毛麟角,这点从招聘难度就能看的出来。
如果工厂想要招一百个兼职快的话用不了一天,招一百个流水线工人可能用不了一周。
但是招一个车间主任要一个月,招一个合格的厂长或许就要半年。
新闻上喊了好几年的用工荒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一边是没什么能力的人找不到工作,一边是企业招不到符合要求的职工。
尤其是有能力的管理者,但凡人力市场上出现一个不是被大公司抢走就是自己去创业,跟本轮不上小公司。
七色阳光能用两个月的时间招到一个苏明新已经是运气。
张十三又没有王八之气,哪能奢求天下英雄尽入无毂中。
否则也不会出现刘志明那种草包了。
说到刘志明,他本来还想赖着不走,毕竟找一个处在上升期的公司也不容易。
不过人力已经按照张十三的意思把他给辞掉了,连财务都特事特办,提前给他结清了工资,甚至试用期不该有的补偿金都给他发了一份。
自打出了这回事之后,张十三对招人的事情又严谨了很多。
才不配位的人浪费点工资没什么,但是真要耽误了事情可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就拿爱评来说,要不是张十三心里有个成型的计划,真要依着刘志明的计划去做,最后肯定是一个事倍功半的结果。
互联公司发展迅速的同时也面临着无时无刻的竞争,小公司被抄袭的事情可不止发生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