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饭都吃不饱的时候,很少有家长会把教育当作生命中的头等大事。
尤其是在父母本身的教育水平就不高的时候,这种现象就更加明显,好在村长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们也懂得改变命运的道理。
在老村长挨家挨户的劝说下,大多数家长们最后还是把孩子送过来了,毕竟村长都上门了,要是再不识抬举,在村里说话都抬不起头来。
于是就在村民们这种矛盾的心理之中,六道沟小学的暑假补习班到底算是办起来了。
林姑娘两人也开始了他们的支教生活,既没有被山民所排挤,也没有家长表示过欢迎。
他们除了偶尔卦一下两个老师长得漂亮之外,就如同这事跟自己没多大关系似的。
好在两个姑娘都是一颗赤子之心,并没有特别在意村民们对自己的态度,除了有点失落之外,倒是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
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远超民办教师知识水平的两个新老师也给周边的村子带来了不一样的变化。
小孩子磕磕绊绊的学会了几句跟电视上一样的普通话,学会了谢谢爸爸、我爱妈妈这些礼貌用语,还学会了之前从没接触过的唱歌、画画。
这种显而易见的改变也让家长们放下了心中的芥蒂,少个人干活就少个人吧,大不了自己多干点,孩子们多学点东西终归是好的。
慢慢接受了两人之后,村民们也逐渐开始让孩子送点米面粮油的过来,连再遇到时打招呼的笑容都更真诚了一些。
张十三吃的馒头就是这么来的。
山民们自有他们独特的生存逻辑,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朴实”或者“狡诈”就能形容的。
这也是两女来到村里之后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读万里书行万里路,学些与实践缺一不可。
饭后,云小帆自觉的给两人让出了单独相处的空间,于是没什么消遣的林姑娘就拉着张十三参观六道沟小学。
学校有前后两个院子,前院是孩子们下课时候活动的场所,后院是林雅萱两人住的地方,中间是一席菜地,不过大晚上的看不清楚种的什么东西。
月色下的六道沟小学看起来静谧而苍凉,据林雅萱说之前这里是村里的祠堂,也是村里最雄伟的建筑。
依照张十三一路的见闻,情况还真差不多,跟村里的土坯房子相比,村小学的条件确实还不错。
但是跟外面的学校比起来,仅有的三间以山上条石为原材料造起来的教室还是有些逼仄,一间教室最多只能坐一二十个人,不过从六道沟小学创办开始,三间教室就从没有坐满过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条件上学的。
除了教室之外整个学校只有两间小房子,一间是放杂物的东厢房,现在冯村长在住。
林雅萱和云小帆住的房子是最后一间,原本是两个民办老师的办公室。
在她们来了之后就才用两条板凳加上一个床板改造成了一间简陋的闺房,除此之外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