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本来被徐柏松赋予任务的男青年刘召则站在人群中,跟着周云辉。
周云辉挥舞着手臂,口中喊着抗议的口号。
当刘召来田里将他们一直以来都被欺骗被不公平对待之后,周云辉当时愣了一下,仿佛在电光火石之间,他就想了太多。他很敏锐地察觉到,或许这是自己的一个机会。
他见过新来的那个连队,虽然年轻,也不知道他背景如何,但是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气质判断这个人的身份地位。徐柏松那一身震慑人的气质,绝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就算是这个人没有强大的背景,他眉宇见那种坚不可摧的气质,也在彰显着,这个男人绝对不是池中之物。
虽然他对这个男人有种天然的排斥,这不影响他在刹那间就做出决定,搏一搏,自己不想永远都只是一个普通的知青,每天下地干活绝对不是他的追求。
所以他跟着刘召跑来跑去,聚齐了这么大帮知青,足有两百来个。
杨书记此时焦急,他是在是有些左右为难,若是一个两个知青还好,这么多知青闹起来,若是不好好处理,绝对会造成恶劣的影响,说不定他这个书记都要保不住了。可是要处理的话,该怎么处理?重新补发米面?这恐怕难以平息众怒。而且若是不作出处理,他绝对会认为和李志远是一丘之貉,到时候他自己都撇不开关系了。
“杨书记。”
正在这时,徐柏松出现在他办公室门口。
杨蒙平时很少离开这座办公楼去农场看看。他来农场有四五年了,草滩农场因为地理位置优越,所以收成都不错,不仅能养活农场里的人,还能给国家上交一定的粮食。而农场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大事,一直平平顺顺的,可以说他这个书记做得无功无过。
但是现在,他的一世英名就要毁于一旦了。
坐在徐柏松对面,看着这个年轻人脸上的坚毅,很少抽烟的杨蒙手里夹着一根烟,冒着淡蓝色的烟雾,他狠狠地吸了一口,将烟雾吐出来,才对徐柏松道:“小徐,你刚来农场,对农场不太了解…”
话还没有说完,徐柏松打断他,“您说得对,我才来不到十天,您来了有四五年了吧,说对了解程度,我比您可能要更多一些,就说现在这些知青同志们抗议的事情,您都四五年了都不及我了解得清楚,您说对吗?”
杨书记剩下的劝解的话就被堵住了。
“杨书记,你必须要做出一个决定了,如果你坚决要保李志远,我可以这么跟你说,这件事绝对不会到此为止,上面还有曹书记呢。他不会对这件事坐视不理的。”
曹书记,是省生产建设团的书记,杨蒙跟他不熟,只见过一面,还是去开会的时候远远见到的。那不是他能接触到的层次,可是现在听徐柏松的话,徐柏松跟曹书记关系不浅?
杨蒙顿时就有些虚了。
“可是…”过了半晌,他才再次道,“李志远就是本地人,保卫队的队长是他的连襟,要撤他的职,怕他们闹起来啊!”
“这您就不必担心了,我会做好准备。”徐柏松现在就是要杨蒙的支持,即使杨蒙不需要做什么,也不能拖后腿。
杨蒙听他这么说,考虑了半晌,狠了狠心,反正自己也没有参与过这件事,李志远他早就看不惯了,只是一直压不住,现在有徐柏松来收拾,他就坐山观虎斗就行了。
于是杨蒙道:“那么徐连队,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有了杨蒙这个话,徐柏松就着手去安排了。
知青抗议这么大的事,高语冬也知道,但是她也在人群中,她对这件事倒没有别的知青那样反应激动,毕竟她没有经历过苦难,但是也理解这些知青为何会这样愤怒。
草滩农场足足闹了有半个月,最终的结果是李志远团伙被打倒,听说李志远那个姐夫不服气,想带人收拾收拾徐连队的,但是没想到徐连队竟然从附近的兵团借调了兵过来,以反动的罪名将李志远的姐夫收拾了。李志远也就下台了。
而李志远下台之后,谁来做农场的场主,就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农场的场主,杨书记是可以直接任免的。但是杨蒙这次留了个心眼,这次的事情几乎全是徐柏松出的力,谁来做场主,估计徐柏松心里有数了,杨蒙虽然也想安排一个自己人,但是想来想去,实在是没有合适的人选,还不如将这个人情送给徐柏松,以后也好拧成一股绳。
徐柏松果然有人选,在这次事情中,这些知青同志中,出力最多的就是周云辉,他几乎成了徐柏松的左膀右臂。虽然徐柏松认为他决策能力稍有不足,但是性格圆滑,也很聪明。
在任免场主时,徐柏松举荐了周云辉。
周云辉几乎是天生就是吃从政这碗饭的,他善于抓住机会,这也是他前世后来能坐上高位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