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老百姓太剽悍,也可能是衙役们平日养尊处优惯了,惜命得紧,一见来人不要命的架势就成了软脚虾,一个比一个溜得快。
总之,等五城兵马司数千官兵赶到时,顺天府的大堂已被砸得稀烂,“清正廉明”的牌匾躺在地上,上面全是纷乱的大脚印子。
这伙人还想冲进大牢,好在牢门坚固,壁垒森严,他们砸了一阵子没砸开,又见官兵杀到,这才收住手,乱哄哄地四处逃窜。
这场乱子令承顺帝无比恐慌,京城立时执行更严厉的宵禁制度,天刚擦黑就有兵丁持灯来回巡查,但凡觉得某人形迹可疑,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抓到大牢里关起来再说。
严厉的举措之下,京城看似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街面上讨饭的流民逐渐没了踪影,可城郊越聚越多,足有上千之众。因宵禁,施粥的大户们撤掉了粥棚,虽说朝廷也设了施粥场,奈何人多粥少,就有些接续不上。
粥场的官吏怕流民闹事,便跟上峰反映,但管事的大老爷们也是人心惶惶,他们只顾琢磨朝中局势,问户部要了几回银粮未果,便也搁置一旁了。
五月初,施粥场闹了两次不大不小的动乱,很费了一番功夫才压下去,而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实在抽不出多余的人手,不得已,承顺帝只好调三大营的一部分兵力镇守粥场。
废太子案、水灾、流民、乱臣……纷纷杂杂的诸般难题涌过来,承顺帝忽然有一种大厦将倾的感觉。
然他最害怕的,还是萧易趁乱造反。
“母后,儿臣不孝,只能对外宣扬您病危,这样萧易不得不进宫探望。朕在午门布下埋伏,待他一进宫门就拿下他。”承顺帝咬牙切齿道,“朕实在忍不下去了。”
太后看上去有些憔悴,眼角的皱纹也深了许多,眉宇间满是忧虑,“哀家可以装病,但他硬是不来怎么办?”
“他没有理由不来!”承顺帝在屋里摆着方步来回踱着,眼睛猫似的发着绿幽幽的光,“朕一直力求稳妥,对他是百般忍让,再加上近来灾祸重重,他肯定以为朕不愿朝中再起风波。可朕这次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来个出其不意,让他防无可防!”
太后脸色黯淡,摇头叹道:“那孩子怎么就和咱们离心成这个样子?唉,把他高墙圈禁也就算了,好歹留他一命。”
承顺帝不同意,“必须斩草除根,当初朕就是一时心软只把他弄瘫了,你看如今仍是个大麻烦,早知道就应该拧断他的脖子。”
“竟是你把他……”太后惊得心口扑通乱跳,哆嗦着嘴唇想说什么,最终还是忍下了,阖目靠在大迎枕上,无力地摇摇头,“哀家累了。”
承顺帝起身悄然离去,身后,是长长的一声叹息。
一番布置后,隔日,太后的懿旨就送到了晋王府。
寿康宫的掌事太监一脸愁容,抹着眼泪说:“本是不想惊动王爷的,奈何太后连日卧床不起,终日昏昏沉沉的,清醒的时候越来越少,御医们都说情况不大好。可太后人都烧糊涂了,还惦记着给您送红豆羹,生怕您饿肚子呢!”
萧易眼中也尽是哀伤,“请回宫转告太后,我明天一早就去宫里看望她老人家。”
掌事太监得了准话,几不可察地透口气,悲悲戚戚地去了。
他一走,萧易便收了脸上的凄容,嘴角微微下吊,若有所思看着手上的懿旨。
苏媚想想目前的处境,觉得这道懿旨来得蹊跷,“定然有诈,王爷不要去!”
“他还不如直接下一道圣旨抄了晋王府,总玩这些阴的。”萧易随随便便把懿旨一扔,起身背着手踱了几步,忽伸手摘下墙上挂着的硬弓,用力一拉,却只是将将拉开。
萧易啧了一声,“虽然还差点劲儿,也不妨和他玩玩。”
苏媚仍是不赞同他去,“宫里是皇上的地盘,你又不能带着亲兵进去,你这一去,不就是羊入虎口吗?还是找个借口推了,反正辽东军已暗中集结,咱们从长计议。”
“我还是不想动用辽东军,辽东军一动,鞑靼必定趁乱进犯,反倒叫他们占便宜,没意思。”萧易凝神沉思片刻,转脸冲她笑道,“进宫就进宫,还不定谁算计谁。”
苏媚轻轻笑了一声,极其认真说:“你肯定会做皇帝,头些日子我做了个梦,你就是未来的新君,文武百官都跪在你脚下山呼万岁。”
萧易只当她故意说好兆头鼓舞自己,也是一笑,揽着她的纤腰道:“我定会让你心想事成。接下来我会有大动作,京城也许会乱一阵子,你尽快把岳父他们都接到王府——这里是最安全的地方。”
苏媚点头应下,又问:“前阵子我革了艾嬷嬷所有的差事,后来她找了我好几次我都没见她,可你还用着项良……你心里是怎么个章程?”
提起这事,萧易也非常棘手,艾嬷嬷隐瞒和木里唐来往一事的确令他恼火,但一想到多年相伴的情分,他实在狠不下心来处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