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唐态度突然来个大转弯,快得让苏媚不敢相信,一个人执着二十年的信念,说放下就放下了?
萧易也怀疑木里唐的诚意,暗中命人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同时加强对天圣教的管控力度,但凡有教会活动,必须在顺天府报备之后方可举行。
但木里唐的反应极为平静,顺从得几乎不像话,很快呈递上一份清单,罗列出十数名天圣教头目。
萧易赏赐了他们田地银粮,并专门拨了两万两银子做遣散费,以便安抚其余教众。
不过这笔银子没有交给木里唐,而是放在顺天府,但凡领银子的,必须登记造册,几时入教,引荐人是谁,相熟的教徒都有哪几个……事无巨细,一切交代清楚后,摁手印拿银子!
银子不多,只有二两,但对一般的底层小民来说,足够一两个月的开销,因此来退教领银子的人络绎不绝。
当然也有街头闲汉贪财冒领,结果被管事官吏识破,拖到衙门口当中打了二十鞭子杀鸡儆猴,此后浑水摸鱼的人也自然而然地少了。
等京城步入深秋十月的时候,天圣教就和街道旁不断飘落的黄叶一样,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这几个月,萧易没有大规模清洗异己,他接连颁布数项政令,降低田赋,鼓励无地少地的农民垦荒,并大幅度降低商税,将重点放在大力发展国计民生上面,所展现的统治风格和废帝完全不同。
朝野上下对这位新帝充满了期待,局势愈发的安稳,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此时,苏媚也传来好消息——她有孕了!
虽说有无数宫人精心伺候着,还有太医每天请平安脉,但萧易还是放心不下,便请岳母大人入宫陪伴苏媚。
孟氏也着实担心女儿,得了消息立马就进宫来了。
苏媚笑话萧易大惊小怪:“整个后宫就我一个主子,比寻常人家的后宅还清净,一点儿闹心的事都没有。太医也说怀像很好,我整日吃吃喝喝的,畅快得很呢!”
孟氏把手里的燕窝粥递过去,笑嗔道:“得了便宜还卖乖,皇上要是不紧张你,我看你才要着急。”
苏媚捏着甜白瓷小勺,一口一口慢慢吃了,劝说道:“家里事情多,祖母身子骨也不好,娘你过几天还是回去吧。”
“别人家女儿有了身子都是盼娘家人陪着,你倒好,把亲娘往外赶。”孟氏笑道,“也好,看你万般顺利,娘也放心了。”
却又叹气,“家里也是忙得团团转,你父亲这一受到重用,跟打了鸡血似的忙,整日不着家。老夫人身子越来越不好,能挺过这个冬天就不错了……还得赶紧给姝儿相看亲事,若老夫人有个万一,三年不能说亲,可就把孩子耽误了。”
苏媚想到老祖母,眼神也是一暗,“前几日辽东敬献了一箱子老参,我竟然忘了,这就立刻着人送去。”
略沉吟片刻,苏媚问道:“我记得你们给姝儿相看了卢家公子,是不是姝儿不同意?”
孟氏道:“姝儿只说全凭父母做主,但是她没有一点欢喜的模样,我和你爹就犹豫了,谁知道现在……”
她连连摇头,不无遗憾地叹道:“卢家和徐家正在议亲,听说快成了!”
“徐家?徐苾!”苏媚不可置信地睁大眼睛,好半晌才自失一笑,“徐同和生怕皇上翻后账,自请致仕不说,还把徐家和卢家捆在一起——卢友达可是皇上康健的第一功臣!”
“谁说不是呢。”孟氏凝神思索一会儿,问道,“你觉得项良怎么样?”
苏媚倒吸口气,紧蹙眉头反问道:“什么意思?莫非你们看上他了?”
孟氏一怔,解释说:“他来过家里几次,说话行事都很妥当,不是粗鲁武夫,我和你父亲对他印象都很好,姝儿似乎也中意他,我就想着找人说和说和。你觉得不合适?”
苏媚长长叹息一声,心知不能再瞒着家里,温声解释说:“他的条件是不错,奈何有个不省心的姨母。”
她挥退左右,把艾嬷嬷和木里唐的事情备细说明,婉转地表达了自己不赞同的态度。
“艾嬷嬷口口声声公主的遗愿,一心想借助朝廷的兵力帮助他们复国,别看现在天圣教和木里唐安安静静的,但木里唐迟迟不离京,我总觉得事情还没结束。”
孟氏听得是目瞪口呆,“老天!还牵扯到外族的纷争,好在我问了你一句,这种麻烦咱家可不能沾惹。不过你也不要什么都和皇上说,毕竟是他的母族。”
苏媚笑道:“您不用担心,皇上和我是一样的心思,这事你和父亲心里知道就好,千万千万不要外传。”
孟氏郑重地点点头。
苏媚叮嘱道,“姝儿今年刚及笄,就是晚几年说亲也不碍事。等这场风波过去,如果项良是个好的自然皆大欢喜,如果有二心……皇后的亲妹子,还怕找不到如意郎君么?”
“我心疼姝儿啊,那孩子一直很懂事,从小到大就没让人操过心。”孟氏连连叹气,“可亲事也忒不顺了。”
苏媚笑着指指自己,“好运道在后头呢,这不就是现成的例子?”
一句话哄得孟氏笑起来,但到底添了桩烦心事,见大女儿这里一切都好,没过两天就离宫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