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凤心疼妹妹,轻轻戳了戳丈夫的后脊梁,高文学这才停下长篇大论,有些尴尬地嘿嘿两声
“银凤,其实你这篇文章还是可以的,是俺要求太高。”
“有本事你写。”刘金凤哼哼两声。
高文学实诚啊,摇摇头说“写议论文,我也是眼高手低,还是三凤说说吧,毕竟你写得最好。”
刘青山眨眨眼大姐夫,你倒是甩得一手好锅。
不过他也是当仁不让,拿着二姐的文章,从头到尾开始分析。
以他的人生阅历,确实说的言之有物,这一点,从刘银凤点头的频率就能看出些端倪。
听弟弟分析完,刘银凤又坐在桌前,静静沉思一阵,便再一次拿起钢笔。
“二凤,回家了就歇歇,换换脑筋。”
母亲林芝有些心疼地望着女儿。
“妈,没事。”
刘银凤继续奋笔疾书,这一次,她明显感觉写得顺畅多了。
仅仅半个小时,千余字的文章再次出炉。
刘青山和高文学以此浏览之后,明显感觉到了进步,刘青山估摸着,能达到四十分左右的样子。
但是这还是不够,想要写出叫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文章,还得继续精雕细琢。
于是,明亮的灯光下,伏案写作的身影,一直持续到深夜。
……
随着天气的转暖,地温也彻底升高,于是,大棚里面的水稻秧苗,也该移栽到水田里。
这项工作,自然由二彪子主持,村民都没有插秧的经验,且得费点劲呢。
而刘青山和张队长老板叔他们,则一大早就赶往公社,野菜厂的工地,今天破土动工。
因为修路的缘故,吉普车只能绕道,人又有点多,车里坐不下,一行人索性就直接走过去。
别说十多里地了,就算是去县里,张队长也走过好几次呢。
到了野菜厂的厂址这边,向北边望望,热火朝天的,几十名工人正在忙忙碌碌,厂房都起来一米多高了。
“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塌炕。”
老板叔嘴里嘟囔一声,不过怎么听都有点酸溜溜的。
等再望望他们的工地这边,竟然也是大车小辆的,有运送建筑材料的,也有拉建筑工人的。
五六十名工人,正在搭建工棚,同样是一派繁忙景象。
大伙的心里这才舒坦许多,很快就有一个中年男子迎上来,是这支建筑队的于海队长。
于队长得到经理的吩咐,所以姿态也放得比较低,寒暄一下之后,就询问老支书他们搞不搞什么开工仪式啥的。
“起码也得放两挂鞭炮。”
老支书其实都准备好了,刚才路过农杂商店的时候,已经买了两挂中鞭。
于队长也不磨叽“成,那就放鞭炮,然后开工!”
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夹皮沟野菜厂,终于破土动工。
对面的工地内,何家康面色阴沉地望望南面渐渐弥散的硝烟,嘴里忍不住低声咒骂一阵。
看来他给对方穿小鞋的计划,泡汤了。
但是很快他又变得信心满满一群土包子罢了,老子玩不死你们。
心情大好之下,何家康也就向那边溜达过去,闲着也是闲着,给竞争对手添点堵,好像也是一件有益身心的事。
不过他的名声,在夹皮沟早就臭了,所以看到他之后,根本就没人搭理。
名声也是这个时代的标签,无论贫贱富贵,都像鸟类爱惜羽毛一般,爱惜名声。
在农村,名声不好的人家,子女找对象都成问题,人家担心门风不好,自家孩子都受影响。
所以就算再穷,很多人也都活得很有尊严。
不像几十年后,人们只重物质。
但是何家康显然不太重视,名声有什么用,能换来好吃好喝,还是能换来优越的生活条件?
所以他也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自顾自闲逛着。
放完鞭炮,于队长又找过来“图纸是我们勘测设计,还是你们找人做?”
这下子,老支书和张队长都蒙了,张队长抓抓后脑勺说“啥图纸,俺们村里盖房子,都是直接开整。”
于队长也有点哭笑不得“老哥,这能一样嘛,厂房里面以后还要进设备,大小高矮都必须计算好,还有其它方面的要求,多了去。”
他算看明白了对方任嘛不懂,都是一群没见识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