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忠一行人在招完人手后就回去了,等到了刘府的时候,张氏派人招收的几个泥瓦匠师傅也已经到了,都在那等着他了。
作坊的地址也选好了,就在刘府的后山,这里山势比较平缓,而且有一条小溪流过,水源比较充足。盐水作坊的人取水比较方便,而且有一段有块大的平地,适合建立一个小作坊。
至于煮盐的作坊没啥好说的,就在山下的平地上就行,到时候修建一条水渠,让盐水从上面流下来,下面的人只需要提水,煮干就行了。
这么一看,这还有一点流水线的感觉,不仅更加保密,效率上比在一起搞还要高一些。
想到这些,刘元忠越发高兴,自己的嫂子和月儿都是自己的贤内助啊,有此二美在手,何愁大业不兴。
确定好了地址后,这些匠人就开始丈量起来,开始规划起作坊怎么建,食堂怎么建。
在这个过程中,刘元忠只提了一些要求,至于具体的建设他就不参与了,怎么建房子他是完全不会的,专业是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做。
第二日就开始正式动工建设起来了,军户所的军户们早早的就过来了,让他们吃过早饭之后,就开始干活了,在这个过程中。
刘元忠把这些军户编为五人一组,每个小组一起干活,这也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组织纪律性,自己以后的部队编制就是五五制的,也算是让他们提前熟悉了。
工坊的工程量倒是不是很大,两天的功夫就建好了。
又过了一天,厨房也建好了,煮盐用的50口大灶也已经干了,可以开始正式煮盐了。
这几天刘元忠也不是什么都没干,他命人收购了浮山千户所的一些军户们手中的私盐,从军户们手中收购了60口煮盐用的大锅,10口作为备用。
又派人去崂山旁边的何家屯收购了大量的柴火,柴火倒是极为便宜,一担柴也只需要20文钱。
三天之后,在所有该建的都建好了之后,如50口大灶、作坊的房屋、连接两个作坊的水渠、吃饭的食堂等等,刘元忠给那些工人放了半天的假。
第二天,一切开始走上正轨了,精盐作坊开始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这工作极其简单,工人们直接就能上手,开玩笑,不就是提水放到锅里煮吗,煮的时候搅拌一下吗。
这自己煮私盐的时候早就是这么干的,还用得着教。
刘元忠看着这一切,内心心潮澎湃,自己开创的基业将从这里开始。
一旁的月儿看着这些工人劳碌的场景,也很是高兴,这些人和自己一样,都是苦命之人。看着他们以后能有份活干,从此吃饱穿暖,不再受饥寒之苦,也为这些人高兴。
刘元忠看着这些工人忙活了一会,见这些工人井井有条的在做自己的事情,也就放下心来,只看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起身离开了。
工人们日夜赶工,一口大锅一天能生产20斤左右的精盐,50口大锅就是1000斤,要是精盐的价钱真的像嫂子说的那样,他这次绝对能小发一笔。
一天的时间匆匆过去,第二日一大早,刘元忠起床洗漱之后,去嫂子那吃过早饭,跟嫂子说了下作坊已经步入正轨之后,便急不可耐的前往精盐作坊。
此时的精盐作坊的的仓库中已经放了10个大的布袋子,每个布袋子里都装了100斤精盐。
刘元忠上前打开一个袋子,只见里面全是白花花的精盐,好似白雪一般吸人眼球,但是在刘元忠看来这些精盐已经不是精盐了,而是白花花的银子。
既然已经有了上千斤的精盐,就算这次一斤精盐只能卖到100文钱一斤,那也有将近100两银子的收入,更何况,这第一次也算是出去谈生意了,交给别人自己也不放心。
刘元忠让一个小厮去把自己的十个家丁都叫了过来,同时还准备了两辆马车,说是马车,其实还是两匹骡子拉的。
这年头的马匹可不便宜,一匹骡子也要10来两银子,战马则没有个二三十两银子休想买到。
刘元忠这次是把自己的全部兵力都拿出来了,除了十个家丁,还有20个卫所兵。
他这次亲自去即墨县城,也是看看能不能在那买到自己需要的物资,最好是能招收到几个会打造兵器的匠人。
刘元忠要扩充兵力,招兵买马的话,还是需要不少物资的,单单兵器甲胄就是个大问题,还有粮食,肉食这些都是要买才行的。
而且刘元忠深知未来还是火器为王,这次去即墨县城自己还想买几杆鸟铳,要是能买到虎蹲炮就更好了,不过这也就是想想,这鸟铳可能还有人卖,这炮就没几个人敢卖,没几个人能卖了。
所以这次刘元忠还从嫂子那借了1000两,跟她说好一个月之后就还给她1300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