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通铺住了一个月,孟千户把他和另外两位小旗,再加含光安排在一间小屋。
楚钊也在军营里睡,不过他每三天回一趟在镇里的总兵府。
而楚昕十天才能回去一趟,洗个热水澡,换上干净衣裳,以及吃顿稍微像样的菜。
此时,屋里另外两位小旗还没回来,含光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郑小四送来的。”
郑小四是在楚钊跟前跑腿打杂的。
看到封皮上娟秀的四个字“楚昕亲启”,楚昕心头便是一喜,迫不及待地撕开信皮,展开信纸。
果然是杨妧写的。
写到余阁老家赏梅,可大家只围着茶炉嗑瓜子,让丫鬟折了几枝插瓶就算赏梅了;前天做了桂花饼,这次用的是冰糖,比蜂蜜味道更好一些;顾常宝打发人送了一石精米和几样黄米黍米等杂粮;她按照范真玉说的方法,把晒干的秦椒切成碎在油锅里炸,呛得满屋子人流眼泪……
絮絮叨叨足足写了三页纸。
楚昕看一遍,再看一遍,弯起唇角小心地把信折好仍塞入信皮,再打开床底下的箱笼,郑重其事地放进花梨木匣子中。
匣子里已经放了一厚摞封信,有楚映的,有顾常宝的,甚至还有周延江的,可最多的还是杨妧写的。
杨妧隔上五六天就写一封,夏天路好走,差不多三天就能收到,而冬天雪封路,往往七八天甚至半个月才能收到。
上封信还是冬月二十五收到的,而现在已经是腊月十三,马上要过年了。
楚昕不由怀念起京都。
上元节有灯会,如果他在京都,肯定要约杨妧一起赏灯,一起猜灯谜,一起吃小食。
说不定杨妧还会让他抱。
中元节,他就抱了。
那种感觉至今还在脑海里盘旋,软软的,又很香。
这种香味绝非脂粉香,而是姑娘家的体香。
甚至,杨妧没准儿还会让他亲一下。
住大通铺的时候,兵士们晚上最爱谈论的就是女人,说世间最美味的三口都在女人身上。
又说知恩院的红杏姑娘腰有多软,腿有多长。
知恩院在镇上的沁香胡同。
兵士们发了粮饷都喜欢到沁香胡同溜达,因为沁香胡同好几家妓馆,不等入夜,妓子们就打扮得花枝招展站在楼前揽客。
其中知恩院是最出名的一家,而红杏姑娘又是知恩院最当红的妓子。
楚昕没去过沁香胡同,连经过都没有。
可听到兵士们谈论女人,他会脸红耳热,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杨妧的相貌,那双漂亮的杏仁眼温柔地看着她,唇角翘起好看的弧度。
“楚世子——”门外女子清脆的喊声,打断了楚昕的浮想联翩。
楚昕忙定定神,撩开厚重的夹棉门帘走出去。
门口站着位十五六岁的少女,身材高挑,目光明亮,穿一身火红的箭袖长衫,头发也像男子般高高束在头顶,手里攥着马鞭,看起来英姿飒爽明快干练。
是窦参将的女儿,闺名叫做笑菊。
“有事?”楚昕问。
窦笑菊歪着头,神情娇俏,“我听说明天你要进山,我也去。”
“不行,”楚昕拒绝得毫无余地,“我不带女人。”
“嗳,为什么呀?”窦笑菊瞪大眼眸,水汪汪的眸子里尽是不可置信,“你瞧不起女人?我的马术比你还好,不信就比试一下。”
楚昕抬眸,瞧见不远处甩着尾巴的白马。
马体型高大,通体白色,没有一根杂毛,而且鬃毛很长,看起来非常神骏。
楚昕赞道:“马不错。”
窦笑菊笑了,“马不错,那人呢?”
楚昕打量她几眼,昂起下巴,“丑!”
“没眼光,”窦笑菊撇下嘴,不但没生气,脸上笑意反而更浓,眸光亮得惊人,“世子是故意的吧,宣府镇可从来没人说我丑。你敢不敢跟我比,不往别处,就在校武场,两圈定胜负。赢了,你带我进山,输了我自己进山。”
“没兴趣,”楚昕不再搭理她,转身回到屋里。
窦笑菊在外面跳脚,“不敢比就是我赢,明天我一定要进山。”
楚昕从鼻孔轻轻出口气,“哼!”
往砚台里注了水,研出一池墨,铺一张宣纸,提笔给杨妧回信。
信里没写军里有多苦,只写令人开心的事,诸如上月进山打了一只野猪,炖了足足两锅肉还灌了血肠。血肠既香且嫩,美味极了。
又写宣府当真比京都冷,雪下得也大,他已经把夹棉马甲穿上了。这几天他学会了滑雪,脚下踩块木板,手里拿两根木棍维持平衡,在雪地上滑行,比走路和跑马的速度快很多,只是不当心会摔个大跟头。
又把顾常宝夸了夸,告诉杨妧少米少面尽管跟他说,今年的粮米生意,顾常宝肯定又赚大发了。
最后仍然叮嘱杨妧多给他写信,最好每天写,让她多吃饭,多长个子,因为他比秋天又高了一寸。
终于写完了,楚昕心满意足地塞进信皮,用蜡油封上交给含光。
临近年关,又是大雪封路,驿站已经不愿接信件了,但有些滞留的客商会找机会回京。
含光便是去客栈里找几个可靠的人。
出门,看到窦笑菊仍旧站在外面,含光几不可见地皱了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