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远成婚后,与妻子琴瑟和鸣,感情自是十分融洽。不过,他还要准备述职。
陈宁宁生怕殷明珠到了新家,会不自在。便在兄长外出时,拉着嫂子料理家中。同时,也把一些产业,慢慢交到了殷明珠手中。
殷明珠忍不住感叹,这小姑子未免也体贴太周到了些。
陈宁远早就跟她说起过,家中产业大半都是宁宁白手起家,经营出来的。父母的意思便是,等宁宁出嫁,便把那些产业也给她带走。
可宁宁显然并没有那般想过。
相反,她觉得自己的便是陈家的。甚至还想扶持殷明珠,跟她一同做买卖。
殷明珠忍不住暗中感叹道:小姑子的眼界和气度,果然并非寻常闺秀可比。
若不是如此,九王那样的心性,怕是也不会看上她。
事实上,自打上次陈宁宁在花船上救下殷明珠。殷明珠便暗下决心,这辈子要把宁宁当成亲妹子照顾。
如今宁宁有意教导,态度也不是高高在上的那种。反而随和又温柔。
殷明珠这边也是发自内心想要学。她甚至开始憧憬宁宁那种生活方式。再加上殷明珠自幼便聪慧,有胆识,也有主见。
姑嫂两个在一处,倒是相处得十分融洽。大有一种相见恨晚的知己感。
更难得的是,陈宁远也支持妻子,跟着妹妹一起做买卖。并没有非要把殷明珠拘在家中,相夫教子的念头。
相反,陈宁远深受妹子的影响,便觉得女子也该绽放出自己的光芒来。不必一味依靠自己的丈夫。这样的女子才更有魅力。
殷明珠反而受到了丈夫的鼓励。
再加上,陈父虽然读了一辈子书,有些老学究,可他正直明理,又不迂腐。对于儿媳掌家,经营铺面,陈父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至于陈母,宽厚温柔,最是随和不过。待殷明珠也如同对亲生女儿一般,并没有把她和宁宁区分对待。
小叔子整个人都有些憨气,却也对殷明珠毕恭毕敬,最是尊敬守礼不过。
等殷明珠回到娘家,便忍不住同她母亲说起了陈家这些事情。
“我当真是积了几辈子的功德,才能嫁到陈家这般的人家去。婚后生活也如同蜜罐一般,公婆慈爱,弟妹和善,丈夫也是难得的开明。竟然允许我做些自己的事情。”
等她把在家中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她母亲。
殷母便忍不住垂泪说道:“你虽然是国公府的嫡长女,可你到底不是你大伯的亲生女儿,身份上也差着一截。
当初陆家欲聘你过去,也算是好人家。谁成想那陆公子那般上不得台面,反过来又嫌弃起你来。
当初,陆公子受伤,你设法逃离上京,娘在家里实在好生担忧。后来,你被你大伯送了回来,你表兄也熬出来了,咱们家这才有了几分底气。那会儿,你跟娘说,你看上了陈宁远,娘真担心你是一时糊涂,看走了眼。后来,你大伯来信也说陈宁远是个好的,值得托付终身,娘这才放下心来。
那时,我便想着,管他多大官职,能力如何,只要我闺女能脱离陆家,嫁到好人家便知足了。我终日烧香拜佛,别的不求,只求你婚事也能顺遂些。
如今听你这么说,我总算放下心来。还是要去庙里还愿的。菩萨保佑,我闺女总算否极泰来。往后,也会顺利的。”
说着,她便抱着殷明珠哭了起来。
殷父进到内院,看着她们母女这般哭,忍不住摇头劝道:“如今女儿已经好了,你又哭天抹泪的做什么?既然觉得亲家好,倒不如等他家姑娘办婚事时,咱们多出些力气。”
殷母便说道:“这还用你说,明珠能顺顺利利嫁到陈家,能过上这样的日子,还不多亏了宁宁。也就是天公疼好人,九王愿意娶她,也是个开眼的。只盼他婚后多收收性子,千万别把气出在内宅。若宁宁受委屈,我们豁出去老脸不要,也要去皇上面前讨个说法的。”
殷明珠垂着眼,并没有解释什么。
殷父却皱着眉头说道:“这倒不至于,我观九王如今面相,眉目开阔,目光明澈,早已不像过去那般满腹怨气,暴躁易怒。相反,也不知他这几年经历了什么,竟变得沉稳又豁达。身上的杀戮之气,反而少了些。如今的九王早已今非昔比,有魄力有度量,就像一把含而不露的宝剑。按理说,他不会因为小事而动怒。大概是魏家所为,实在触及了他的底线,九王又有把握皇上能保住他,这才对魏家下了死手。”
殷夫人听了这话,便有些不信。又说道:“可如今九王名声又坏了,你这话就算说与别人,别人也未必愿意相信。”
殷父却又说道:“如此重要之事,又怎能轻易说给别人听?你实在糊涂。”
殷明珠并没有插话,只是心中暗想,父亲果然善于藏拙。
上京这么许多人,怕是只有父亲,看清了九王的真面目。其他人多半还蒙在鼓里呢。
至于九王这几年为何有如此大的变化,还不是受了宁宁的影响?
殷明珠在潞城虽然没待多久,可也从堂兄殷向文那里听到了一些趣闻。
什么当街拦马告状,九王替陈姑娘做主,斥巨资买下她的宝玉。
一回头,就暗中处理了曹大人,也使得欺压陈家的王老爷落了马,又想办法挽回了陈家的清誉。
那时候,殷明珠本来是为了打听陈宁远的消息,才千方百计的从堂兄嘴里挖消息。
哪里想到,竟听到了这么多九王和陈宁宁的故事。
听得越多,殷明珠便觉得这可比话本唱得戏好听多了。
她一早便猜测,九王大概钟情于宁宁。也是衷心希望这两人能够有个结果。
魏家搞出那些事情,宁宁替她遭殃,差点遭了毒手,九王自然不能忍了。
好在最后也算皆大欢喜,宁宁到底被赐婚,给九王做了正妃。这其中九王出了多少力,皇上又是如何谋划,就不得而知了。
殷明珠自然也为宁宁感到高兴。只是这其中牵扯的内情,她是不会对别人说的。否则会不利于宁宁的名声。
就让众人都以为九王还是那般暴躁,又能如何?宁宁往后的日子过得好,便好了。
正想着,果然又听她父亲嘱咐道:“此事你们切莫在外人面前说起。九王如何,宁宁如何,随外人说便是。需得我们府上帮衬时,我自会出手。”
母女俩听了殷父的嘱咐,自然点头应了下来。
殷明珠吃了午饭,便又坐着马车,回府去了。她在陈家,也过得自在又舒心。整个人脸色都好看许多。
另一边,陈宁宁也挑了个不错的日子,如之前许诺得那般,备下了一些新鲜的点心果蔬,甚至还弄了些罐头果酒。
又下了帖子,又那几位相熟的闺中密友,来家中作客。
殷明珠自然也出来作陪。
实际上,来赴约的还是那几个与她们姑嫂,在花船上同生共死的。
特别是那位鹿小姐,吃着点心,喝着果酒,却满脸都是愁绪。直问陈宁宁,“你可要有所准备,九王如今都没来你家下聘,或许当真对这桩婚事不满。”
旁边的沈姑娘却安慰道:“皇上突然下旨赐婚,说不定九王来不及准备那么许多也是有的。他大概也是为了让宁宁体面些,聘礼是不会少的。好了,今日聚会,你就不要说那些丧气话了。”
鹿小姐却不满地说道:“哪里是什么丧气话?我也是在为宁宁担心。九王什么名声,你们又不是不清楚。”
其他人也知道她并没有坏心,只是米已成炊,皇上都下旨赐婚,又不可能收回成命。就算宁宁不想嫁,也得嫁,与其说那些扫兴话,还不如多多宽慰她。
众人正想引开话题,却见宁宁笑着说道:“你们想得太多了,九王当真不是如你们想得那般。那日掉下河里,他也不曾对我无礼,反而先一步把披风给了我。可见,他是个体贴的君子。”
鹿小姐听了这话,顿时便有些哭笑不得,又说道:“宁宁这怕是看戏看多了,还真是被人救了一命,便想以身相许了。”
沈小姐听不得她继续胡说下去,连忙引开话题道,“对了,上京城里倒是出了一件事,你们可听说了吗?”
“什么事?”
沈小姐看了看,四下无人,这才压低声音说道:“六王薨了。”
“什么?”众闺秀皆是一惊。
鹿小姐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又连忙问道:“眼看着便是太上皇寿辰,他怎么这会儿突然薨了?这不是找晦气吗?太上皇怕是要震怒的。”
沈小姐点头说道:“太上皇生了很大的气,让人把六王爷送到太庙去了,等他寿辰之后,在给他草草置办个丧仪。”
鹿小姐又问:“可六王如今还不到三十,到底是怎么薨得?”
那沈小姐消息十分灵通,自然知道些内情。
若是在别处,她也不敢随便乱说,只是在坐的都是知根知底又信得过的朋友。她这才说道:
“听说是想调戏姑娘,却人家当成登徒子给打了。回家后,也曾请了御医。可当天晚上,一口气没上来,便没能熬过去。皇上刚颁布了法令,登徒子被打死也是白打。他便顶风作案。
太上皇得知他的死因之后,当场便掀翻了案子,气得晕了过去。后来,也就没有细究他的死因。就连六王府也被厌弃了。”
重贵女听了此事,不禁大吃一惊。
宁宁也十分震惊,当日魏婉柔算计她,六王欲对她无礼。喜儿的确引来一群仆妇,把六王痛揍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