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常春手指头往上,推一下眼镜,继续说到:“黄总,细分市场空间很大,公司领导之前也是同意我们做的,我前期做了很多铺垫,目前正是发力冲量的时候。可是,生产如果还是跟不上的话,整个局面又会很被动。”
黄建立:“我这里也收到很多生产部反映,零散的小订单已经打乱了他们生产安排。如果照你刚才说的思路推进,往后基本将有一半销售都来自细分小单。这可是个大问题,看来,你我都要向雷总做个汇报。”
董常春:“黄总,其实不光只是销售和生产对接有问题,随着工作的深入,销售部和市场部的对接也有些混肴不清。这一点我多次跟严经理商量过,可是效果不是太好。有时没办法,想做好销售,又很需要做些市场调研,所以就干脆把这些活揽了先做,这也是销售费用加大的因素之一。”
黄建立:“这倒还好,换了市场部组织人手去做这些事,也是需要费用的。这一点我认为说明清楚就行。”
“关于差异化、关于细分市场的问题,并不是刚刚提出来的新鲜课题,可是,一旦需要具体落实到人,它怎么就成了久拖不决的老大难?”细分市场专题协调会上,雷志森对如此的老生常谈表示不满。
“雷总,不好意思。我没太听得懂您的意思。做细分市场是我刚上任那会儿公司就同意的营销方略,我们也是一直按照即定方略在推进的。”董长春被雷志森会议一开场就说了这通没头没脑的话,弄得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这事跟你无关,小董。”雷志森简单解释着,一脸严肃。
“算了,不扯那么多。我们还是正视现实,说说具体情况。大汉厂长,你先说说吧。”黄建立听懂雷志森那通话征对的是自己,在众人面前他不屑于争辩,直接说正题。
刘大汉,“按订单安排生产,压力最大就是我们生产部,如果只是短期临时,每班次增加工人配置,无非成本增加,还能应付。长期这样,支撑不了多久,而且很容易出差错。我建议,长远打算,要对设备和工艺线路进行购置和改造。”
“我觉得刘大汉厂长说的有道理,设备和工艺一定要升级。产品多样化、细分化的宣传我们市场部也会加大力度跟进。总之,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严振话语铿锵,精神头十足。
“一谈到花钱,你们就头头是道。谁来给我说说怎么提高效益?”雷志森最近因为园艺的建设,工厂的开销,天天签批发票手都颇感发抖,提到花钱,便有强烈的抵触心理。
“对了,往后小的订单多了,配方五花八门,定价和成本怎么控制?由哪个部门来把关?”潘云英从财务角度提了一个急需制度和流程的问题。
黄建立笑了笑,“还用问,这些肯定是你们财务部要考虑的事。”
“理是这个理,但具体运作和流程并不那么简单。毕竟财务工作都有些延后性,市场瞬息万变,价格核准这个机制怎么制定,最好还是由销售部门提出,财务、市场、销售三部门配合,共同来拟定方案。”孟匀易担心财务部冒然接下这项工作,落实不好会给自己被动。
听到这,雷志森已经没有耐心,“这样,眼前困难,生产部无论如何都要克服。需要增加工人,你们根据需要找黄副总直接解决。我同意设备和工艺进行升级改造,黄副总负责先搞方案,资金到位后马上实施。定价流程由财务总监孟匀易牵头,财务、市场、销售三部门共同拟出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流程。”
会议结束时,雷志森一边收起笔记本一边对着孟匀易:“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上回让你考虑的增资方案怎么样?”雷志森坐在办公桌前,微微笑对与他对面而坐的孟匀易。
孟匀易:“为这事我专门去请教了一位证券业高管,聊了很多,他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对于我们未上市的股份公司,没有公开披露信息的义务,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这次增资,我建议发行价还是要溢价,溢价认购的同时再配以送股,这送股必须有讲究,以您大股东的名义来送,只对本次有认购的股东根据认购数量分别送股,这样能归避即便没认购也要送的同股同利原则。”
“我听懂了,太好,这种想法完全可以。”
“具体价格和送股比例,都在这份方案里了。另外,我还另外草拟了一份《行使股东表决权授权委托书》备用,如果雷总觉得有必要,在送股的同时要求受益股东将表决权全权授权给您。”
雷志森接过方案,从头到尾浏览一遍,“很好,你的这个备用提议很有创意,双管齐下,既增加本次增资方案可信度,又集中了公司的法人治理权。就照这个方案落实,我近日先筹足三百万分红资金,资金一到,立即组织实施。”
“雷总,估计筹个几十万就够,我们先把分红和增资方案做好,逐个分发寄给股东们,会认购的人一定是领分红的同时一并前来缴款认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