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过去,白露悄然而至,一场秋雨一场凉,如今迎来初秋的清凉。
桂花点点簇簇,似金灿灿的小米粒,清香弥散在傍晚的空气中。
进入初秋,天气有些冰凉,天色也没有夏日那般明长,因此郭策几人晚上提前半个时辰回去。
顾母正在准备今晚的吃食。庄稼人都爱吃面,细细的面条配着各色酱菜,最是入味。
她从墙角一排的陶坛里依次取出一些,放进小碗中。倒上水,烧开锅,放了几把高粱面和青菜,熟了之后,拿起笊篱盛在大盆里面,面汤留在锅中。
大蒜凿成泥后倒进醋和几滴香油,香酸的味道瞬间弥撒,直咽口水。桌上几个小碗摆着萝卜丝、芥菜丝、辣白菜和韭菜花。
捞几筷子面进碗中,挑着几种小菜搅拌,加入蒜泥汁,青翠翠的菜覆在上头,搅拌开来,酸辣鲜香,吃的酣畅淋漓。
顾家父子几个,添了好几碗。吃完后,再喝几口面汤,甘甜解渴。
顾家院子里种了不少树,除了门口的大桃树,正屋门前有棵樱桃树,西厢房那边桂花树开的正盛。这些都是顾父年轻时从山上移栽下来的,如今郁郁葱葱,亭亭如盖。
一阵秋风吹来,桂花飘落,满地金黄,大宝和二丫蹲在地上,小心的捡起米粒似的花蕊,放在手心里面,时不时低头闻几下。
“小叔,香香,给你。”四岁的二丫梳着可爱的双丫髻,扑到顾驰怀中,将小手中的桂花,放进顾驰手中,对着手面轻轻呼几下,剩余沾在手心的桂花洋洋洒洒落在地上。
顾驰笑着亲她一口,软软嫩嫩,拍拍她的小屁股,“谢谢二丫,玩去吧!”
两个孩子玩的开心,顾驰转过头看着树下的一大家子人,“爹,娘,马上就要中秋,我有个主意,你们听听可不可行。”
顾母笑着开口,“三郎快说。”
“再过几天就是中秋佳节,去到五垛山拜香的人必然不少,到时候咱们可以卖些东西,大哥也可以在山下等候,载几位客人。”
月水村三面环山,五垛山是其中最奇特的那一座,五峰林立,故有此名。山上有个娘娘庙,每逢佳节,附近的住户总是要上山拜香,祈求许愿。
顾父点点头,“这倒是个好主意,今年咱们有了牛车,倒是方便。往年山上山下也有许多卖东西的小摊。”
小苗氏有些担忧,“摆摊的基本都是些珠花荷包,或是小吃点心,买的人并不多。毕竟去的那些人也没多少家底,除了给孩子买上几口,或是年轻小姑娘乐的掏钱,卖不出多少东西。”
顾驰笑了笑,背脊挺得笔直,“二嫂考虑的不错。所以咱们卖些便宜的东西,大家都愿意买的东西。”
听到这儿,吴氏撇撇嘴,“他们最愿意的是不花钱。”
顾大郎狠狠瞪她几眼,“你别捣乱,先听听三弟的主意。”
顾驰听了吴氏的那句话,并无不满,“五垛山是几座山中距离最远最高的山峰,除非是山脚的住户,剩余的只能赶着下午下山。大部分人都带着干粮,随意解决午饭,很少有人会在摊上买吃食。”
他环视一圈,“干粮难咽,我想着,可以卖一些热汤热水。有甜有咸,小米汤、玉米糁一文一碗,胡辣汤作料没有那么多,放些盐和辣子就行,加些豆皮腐竹,三文钱两碗。还备上热水,一文钱三碗。”
说完这些,顾驰有些不好意思,“这也挣不了多少银子,还有些麻烦,爹娘和哥嫂,你们考虑一下,或者有别的法子,也可以提出来。”
顾父皱着眉深深思考,敲击着板凳,过一会儿眉头展开,“我看三郎这个法子可行,上山后又累又渴,都愿意喝一碗热乎乎的汤水。到那天咱们早点上山,牛车带着东西,大郎到时候在山下搭人,咱们几个在山上帮忙,也算不得麻烦。”
敲定主意,顾母提前准备当天所用的原料,都是些平常东西,倒也不费什么力气。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做月饼。
庄稼人都是自己做月饼,而今年,因着中秋节那天忙碌,加上顾家人多,顾母提前开始准备。
家里女人在忙碌的时候,顾家父子几个负责剥花生和瓜子,去掉壳,一粒一粒放在瓷碗当中。
顾母则将花生瓜子炒熟,吴氏和苗氏负责和面,如今近七岁的大丫在一旁烧火。
大宝和二丫两个贪吃鬼,直直站在灶房门外,闻着香甜的气息,眼巴巴的盯着锅里的吃食。
顾母将炒熟后的花生和瓜子仁放入石臼里,用长长的木杵捣成碎粒,洒上一层红糖,拿出在山上收集、晒干的红枣,去掉核,撕成几片,搅拌在一起,做月饼的馅料就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