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本就不是一个祭天的好月份,清明之后,京都的雨水忽然多了起来,百花也到了凋零的时候,皇城内外处处飞花,红泥泛着香气,似是被杜鹃呕血染红的一般。
礼部尚书王恪走在人群前面,脚步匆忙,他身后的属下更是一脸慌张,本来一切顺利,可不知为何,皇后的礼服出了些纰漏,这本应归内监处理,但李莲英坚持要把他请去当面询问备用的哪一套礼服更适合。
王恪忙了七八天,连家都没回过,如今正是一切紧张,最最忙乱的时候,皇后一向大度得体,这一次却不知是怎么了,态度强硬,定要他亲自去处理问题。
“引导百官入场跪拜的事,薛侍郎,你可要盯住了,次序排位千万不能乱。”王恪最后叮嘱了一句,便带着两个人走了。
侍郎薛望擦着额头的汗水,脸色煞白,他在礼部的年资较轻,当上礼部侍郎以来,还是第一次操办祭天典礼这样的大事,几天几夜都睡不着觉,生怕出了纰漏。可他越紧张,事情就越不如他的意,当时令小黄门在宫中排练过的入场次序,到现场就成了一团乱麻。
原来这东郊天坛是前朝建造,依山傍水,按照五行八卦的风水谶纬之说,本是一个极好的地方,可惜当时设计的人高估了皇帝和诸位大臣的体力,将天坛建在了山顶上,上千级台阶,等人爬上去了,哪还有心思关注自己该站在何处?再一个,本朝官员人数多于前朝,这个天坛在山顶,本来就面积不大,要站下这么多人,几乎就是人挤人,集市一般,所谓的风度礼仪,根本不可能存在。
如果他早早注意到了,应该尽早安排在山上划分区域,再裁撤一部分流程,减少祭天人数,可现在,一切已成定局,他只能尽量把大臣们聚在一起,不厌其烦地同他们讲述流程,并且祈祷他们千万不要出岔子。
礼部侍郎两股战战,心里慌得不行,眼角余光一瞥,却看见一个青色纱袍的年轻人,执一把泼墨山水油纸伞,在台阶上缓步而行,仿若闲庭信步。
距离祭天仪式开始,只有不到一个时辰了,这人还在这里捣乱,薛望真是恨得牙根痒痒。裴稹这厮本是文惠帝钦点,过来替王恪打下手,顺便捞个功劳的,大家都不指望他能办好事情,于是故意忽略了他,将他晾在一边,没想到他倒是乖觉,讨论流程和演练的时候,天天都来,就穿着他那九品的青袍站在人群之外观望。他生得高大俊美,又有一种出尘脱俗的气质,青袍一衬,比他们这群穿着绛色官袍的老头子赏心悦目多了,不出几日,官署内外都是讨论他的,就连他,也不得不承认,裴稹的气度风姿远胜于他。
“这种时候,人不应该都清干净了么?他还在那里乱晃做什么?”薛望低声斥责两句,就要让小黄门把裴稹叫下来。
有人弱弱地说:“他昨日好像同我说过……今日有雨,而且天坛地方不够,恐怕要改一改流程。”
“他既然知道,为何不早说?!”
“不如把他叫过来问问,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反正事已至此……”
反正事已至此,就当垂死挣扎一下,到时候也好有个交待,裴稹是陛下的人,陛下总不好苛责于他。
众人一阵沉默,显然都想到了这一点,不一会儿就叫来了裴稹,他对众人探询的目光并不好奇,看来早就预料到了大家会找他帮忙。
裴稹前世浸淫官场二十多年,做了十年摄政王,怎会看不出他们的心思?不过是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等着他们上门来求罢了。
“不如令小黄门着各色官袍,立于空地之上,将各处划分出一条界限,应该就不会站错位置了。”
本朝文官着鹤纹袍,武官着兽纹袍,本有黄、绛、皂、青、白五色划分,但朝廷没有明文规定必须要穿对应颜色的官服。至于贡黄文绫袍,那是一品大臣才有资格穿的,紫袍是皇室子弟专属,玄色龙纹袍更是只有陛下和太子才能穿着的。相比之下,绛色稍微体面一点,所以不论官职大小,大家都爱穿绛色的,远远望去,看不着衣服上的纹饰,根本猜不到大臣们的品阶。
“这样的话,位置就更不够了吧?”
“七品之后,不上山,就在台阶两侧跪拜。”反正台阶修得又长又宽,站个把人不是问题。
裴稹这主意,虽然粗疏些,却是实打实的解决了问题,现在还有半个时辰,消息传下去,时间也够了。他们一群人读礼记读迂了,竟然都没想到这个办法。
薛望怔怔地看着裴稹,他出了主意之后就低调地站在人后,一句话都没有多说,他神色冷淡镇静,丝毫不像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隐隐透着人上人的威势,叫他不由自主地敬佩起来。
“敏中,按理说你未弱冠,如何会有字?”薛望开口,却是无关紧要的一句话,裴稹似是有些惊讶,抬起头来,嘴角漾起一个浅笑,道:“下官生父早逝,家母盼我早日顶门立户,便先取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