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阿瑶中了状元以来,叶家就热闹起来,叶老太爷在朝中也算是有些分量,平日里家里的亲朋好友来往的就比较频繁,如今更是宾客盈门,车水马龙。
让阿瑶不得不感叹一句。
权势有的时候真的是个好东西。
就是像是他这样,虽说是才结束科举考试,连官职都还没有任命,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他年少英才,性情也沉稳,来日不可限量,更是因为他年纪轻,若是能结下情谊的话来日自是有利可图。
阿瑶更是在一众皇子心里挂了钩。
如今的朝堂已经初现明朗,伴随着这两年四皇子的崛起,太子已经不如先前几年坐的稳当,不过此时的太子还很能沉得住气,毕竟四皇子如今才露头角,他自是不用太着急。
而且四皇子对外表现出来的是,有勇无谋,看似闹腾的厉害,实则是一种没脑子的行为。
太子也没把四皇子看在眼里,也正是因为如此,等到四皇子实力稳定下来,亮出爪牙,以至于太子吃了大亏,险些被废。若非欠缺了一些运气的话,这大宁朝下一任皇帝,还真的不知道是谁?
如今也一样,太子虽然看好阿瑶,却也只是在见到叶老太爷后,说了几句恭喜之语,其他也没什么表现了。
不如四皇子表现的这般殷勤又明显,不但亲自登门恭喜,更是在叶老太爷跟前,不吝言语的称赞他舅舅,也就是永安侯的嫡长女,刚及笄,生的貌美可人,性情柔善,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话里话外拉拢做媒的心思不要太明显。
就只差明说,我表妹和你孙子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不过不管他如何说,叶老太爷都是八风不动,稳若泰山。
到最后更是四两拨千斤的把话给岔开。
四皇子被叶老太爷这般敷衍的态度弄得心里不大畅快,最后秉承着自己的人设,直接拂袖而去。
叶父看着气冲冲离开的四皇子,却有点不安:“父亲,这般是不是不妥?”其实要他说,永安侯的嫡长女,单论身份的话,还是他家高攀了。
“真是朽木不可雕也。”叶老太爷抬了抬眼皮,看着已经四十好几的大儿子,只觉得糟心无比。他这个大儿子,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生了个好儿子,其他……不提也罢。
被骂的叶父,虽说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但是多年养成的习惯,让他知道,这个时候他还是不要开口的话,不然的话一准要被骂的狗血喷头。
叶老太爷看着叶父,想了想,还是又说:“瑶哥儿的婚事,我自有打算,你出门在外给我管好自己的嘴,若是胡乱应承了什么,而耽搁了瑶哥儿的前程,我就把你逐出家门。”话说到最后,是前所未有的严厉。
“是,儿子知道。”叶父身形一抖,当即起身,应答下来。叶父虽然没什么本事,人也迂腐,但有一点好,就是在叶老太爷一年又一年的教导灌输下,很有自知之明,早在阿瑶越来越出色,越来越优秀时,他就知道,儿子的婚事,他插不上手。
所以如今听到也老太而已的话,倒也没什么不满,起身,恭敬的应答下来。
不但叶父这里被叶老太爷敲打了一遍,叶母那边也被叶老太太叮嘱了又叮嘱。
“这是哪家的道理,我的儿子,婚事还不能做主吗?”叶母忍不住低声嘀咕说道。
她的话声音虽然小,但却也被叶老太太听个正着,不过叶老太太却没有放在心上,瞥了一眼,只说:“你若是觉得你寻的妻子,比老爷找的更好,不怕将来得了瑶哥儿的怨怼,自是可以做主的。”她这个儿媳妇,虽在打理内宅上很有一手,不过见识到底短了一些,不过嘛,捏着她的七寸,其他都好说。
果然,听到叶老太太这话,叶母果然不说话了。
……
很快就到了新科进士授官时,按照惯例来说,一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都是直接入翰林院,或是编纂或是编修,先熬上三年再说。而朝堂上未来的肱骨之臣,多半也都是从翰林院里走出来的,更有‘非翰林不入阁’的说法。
至于其他二甲和三甲的进士们,若是家里没有点权势的话,想要入翰林,就只能从庶吉士做起,而且也不是人人都能进,需要经过进一步的考核,即便是这样,人员也是有限的很。
所以新科进士,更多的还是被外派到全国各地为官。
有法子的自是能找个好地方,没法子的就只能听从派遣,或许这一走这辈子估计都不会再回来了。
“你再说一遍。”清宣帝目光带着不可置信的看着阿瑶,又问了一遍。
阿瑶却淡定的很,“请陛下恩准我外任。”
“朕能知道原因吗?”清宣帝饶有兴趣的开口问了一句。因为对阿瑶的印象真的是太过深刻的缘故,所以在吏部尚书过来回禀这次新科进士安排的情况时,他特意让宫人单独宣了阿瑶进宫,本来是想要问问他的近况的。
毕竟这可是难得的英才,更重要的是年少,这就意味着他将来大有可为,比那些三四十的进士,更有潜力。
阿瑶直言回答说:“自是为了体验民间一应事务,为臣子者,若是连这些俗物都不懂,那不就是纸上谈兵,与民与国都不利。我虽年纪小,但这点道理还是懂得,所以恳请陛下恩准我外任。”
听到这话,清宣帝心中有些感叹,他果真是没看错,只需好生的打磨,将来必定是国之栋梁。
只是看着眉宇间还带着些许稚气的阿瑶,还是又问了一句:“外任清苦,你可受得了?“语气顿了顿,又说:”若是留在京中的话,翰林院和宫中侍讲可都随你挑选?”
虽说翰林院清贵,能增加日后为官的底蕴,而宫中侍讲的话,不但职务轻松,还能常在殿前行走,给皇上留下印象,可是人人羡慕的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