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人早得了消息,本村的狄都头带了村民,早早迎在村口。见到杜中宵一行,急忙迎进村里。
进了村,杜中宵对狄都头道“趁着现在天不太热,我们去看一看那台新制的水车,好不好用。”
狄都头道“回官人,那水车好用得很!用一头毛驴,一日可浇三亩地,用处可大了!”
杜中宵笑道“好用就好。我们去看,你们若是用得好,便就也让其他村里开井。”
狄都头带着村民前头带路,向村南走不多远,就是一片菜园。此时已是初夏,菜园里青青一片,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以前拉纤,各家房前屋后也种菜,这些人的菜园比田地管理得好多了。
进了菜园,就见到一头毛驴蒙着眼罩,在那里不紧不慢地转圈。旁边两个半大孩子,坐在旁边低着头,聚精会神地斗蛐蛐。
狄都头高声道“三郎、七郎,让你们看着提水,怎么在那里疯玩!”
两个半大孩子站起来,不敢回嘴,一起站在田埂边。
那毛驴拉着的,就是新制的水车。这水车是一个新制的木架,一条铁链从水井里提水出来,旁边一个引水口,汩汩流水不断。水流不大,似一条山间小溪般,胜在不断。
井的木架上还披了一块红绢,随风飘扬,在烈日下分外显眼。这是杜中宵吩咐人来做的东西,乡民分外重视,特意打扮了一番。除了红绢,旁边还乱七八糟插了些野花,也不知谁插上去的。
到了跟前,杜中宵对苏颂道“以前的水车都是从河中取水,多有不便。营田务这里,渠道修的不多,那种水车不方便使用。这里地下水多有,用人掘井,一丈余就可出水,用之不竭。用这种水车,大多开出来的地都可浇水,旱涝保收,有无穷好处。”
水车从汉代就有,发展到现在形制已经完备,由刮板改成了筒式,用起来极是方便。东汉建武年间杜诗任南阳太守,又明了水排,利用水力推动鼓风冶铁,是冶铁技术上巨大的进步。唐州一带,东汉时属于南阳郡,不管是水排还是水车,民间都不罕见。水排鼓风的原理,是把旋转运动通过曲柄滑块机构变成了往复动动,跟蒸汽机刚好是反过来。见怪了水排,苏颂、韩绛这些人对蒸汽机就很容易接受。
不过水车提水有局限性,因为是利用河流的水力,只有在比较大的河流上才可使用。营田务新开的田地,渠道尚且不足,能够使用水车的地方少之又少。这一带雨水充足,地下水充沛,水位也高,很容易打井出手。如果能用井水灌溉,就省了许多建渠的功夫。
苏颂看这水车,是利用一对齿轮,把驴子的水平旋转改成了竖直旋转,带动链条,深入到了水井里面。链条上绑了竹筒,竹筒用皮钱封口,进入井水中的时候,水筒灌满。随着旋转,链条出了水井,皮钱因为水重开启,水筒里的水倒出来,流到水口里。
杜中宵小时候在自己的小村里,曾经见过一口这样的井,用来浇园。前些日子偶然想起,根据模糊的印象,和十三郎制了这水车出来。这水车结构并不复杂,一对锥齿轮,是铸铁铸出来的,粗糙得很,在现在水磨上非常常见。最关键的是链条,专业点说是环形链,而不是前世常见的滚子链,其实就是拴狗的大铁链,让铁匠打出来的。链轮同样是铸造,其实用木头的也可以,一切从简。
这种水车有个名字,叫做解放式水车。后世建国之后,曾经大规模推广,很长时间是北方农村灌溉的主力。其实出现的时间要早得多,不过没有推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