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是上元之前,京城最热闹的时候。樊楼作为京城第一大酒楼,也是天下酒楼的标准,此时热闹非常。外面传来丝竹之声,还有调笑声,以及众人的欢呼声。在这里饮酒,大多会叫歌妓,唱上几支小曲,博得众人叫好。这是人类本性,便如前世,吃饱喝足了喜欢到歌舞厅,一起热闹一下。
今天要谈公事,阁子里只有杜中宵几人,连小厮都不在。虽然少了热闹,反多了几分轻松。
说起禁军的整训,便就一堆头痛事。当年的营田厢军,在随州练了数年时间,底层军官识字是军中培训出来的。按照营田厢军整训,第一个问题就是军官多,而且要识字。这个年代识字的人少,根本做不到这一点。以前还可以靠着军中教读书识字,解决底层军官的问题,现在时间紧就不行了。
饮了一杯酒,杜中宵道“看起来,军中配大量军官,并不是易事。河北路三十万大军,按照十人中有一人是军官,也要三万军官。一时之间,哪里找这么多读书人?就是从京东路招,一时之间也不可能招齐。此事三衙要多想办法,不把军官的架子搭起来,整训就没有用处。”
杨文广摇头“自河间府建军校,三衙想过各种办法,现在看来短时间做不到。要按照河曲路军中做法,非要三五年的时间,军中教人识字不可。要想短时间整训完毕,只能够减少军官数量。”
杜中宵摇了摇头“怎么减少?军官少了,军中的制度就执行不下去,还不是跟以前一样?”
杨文广道“可急切间实在招不到合适的人,没有办法。”
说完,杨文广再不说话,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闷。十人中一人为军官,也就是官兵比例十比一,并不算高。到了后世,很多军队官兵比例都低到三比一,二比一,比这时高了不知多少。
军队中最基层的单位,自古以来,是五人为伍,宋军中常见的十人队。队正算是军官,就已经要求十比一了。放松要求,队正只是效用,默认他们可以不识字,才能省出军官人数,编成各职能机构。军官再少,就连职能机构里的军官,都不能保证人人识字。职能机构不识字,制度还能执行吗?
杜中宵叹了口气“自立国以来,军中招人,向来是以沿边三路和开封府为主。这些地方,要支撑八十万大军,实在难以做到。可没有八十万大军,如何与契丹作战?”
韩琦道“河曲路的军中,军官其实是有些多了。营以下还好说,除了统兵官,几个副将,主要是粮草官。到了营以上,有参谋官员,有粮草官员,有情报官员,诸般种种。而且每向上一级,都要增加大量的军官。现在各军校里教出来的人,能保证营以上各级本部不缺人,已是不易。”
富弼道“可河曲路打了这么多胜仗,靠的就是这一条。没有大量军官,与以前有什么区别?”
赵滋道“不错,没有职能机构,便与以前一样。军队一遇大仗,便就不知所措。整训过的禁军比以前强的,便就是有大量职能机构,将帅指挥,皆有章可循。”
想了又想,杜中宵道“惟今之计,只能够尽量想办法,解决困难,但大的方向不能变。如果来年契丹点兵,也要到秋天才有战事。只能用这大半年时间,让军校尽量培养将校。地方上的读书人难招,军中的总是容易。可命军中,凡是识字将校,全部都到军校培训。时间不必长,只要把制度和做事的方法大致学会,就可以先做基层军官。不合适,或者不愿在军中做下去,几年之后除投即可。军校出来的人,除实在不堪的外,大部先去做各指挥部门的职能官员。实在不行,不必似河曲路的禁军一样,从营以上各级都设,可以精简一些。总而言之,要做好跟契丹做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