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李由心中已经是幽幽感叹。</p>
对理论探索的不完整导致的问题?</p>
这个世界就不存在能够把理论探索完成全面的人,再多的人,也不行。</p>
在李由看来,人如果能够全部了解,那就不再是人,而是神话传说中被定义的“神”。</p>
全知,也就可以做到全能。</p>
“说起来,在咱们研究量子芯片的时候,我们也有讨论过薛定谔的猫。</p>
从最简单的层面来看,我们的观测行为会导致世界发生变化,薛定谔的猫,在被遮掩的时候,处于既生又死的状态,而当我们人类打开箱子进行观看,是这一行为把猫给看死了。</p>
但在多世界诠释中的测量行为只会改变观察者自身,猫的波函数已经被定下来了,只是当人类打开箱子时人类的记忆和猫的波函数发生纠缠,一切都是按波函数的幺正演化,测量的当下没有瞬间剧烈变化。</p>
而根据多世界诠释,这个波函数的两个分量代表了两个平行的世界。</p>
也就是在一个世界里,这只喵还活着。但是在另一个世界里,这只喵已经死去。</p>
这两个世界同样真实,平行存在。</p>
当观察者完成了对猫咪的观察之后,观察者和猫咪之间就形成了量子纠缠。</p>
完成观察后,猫咪的每个状态和我们观察者的每一个可能状态,也就是看到猫死的状态,和看到猫活的状态,都不再是独立的状态。</p>
观察之后,这只猫咪就不再是一个独立存在,它和我们这些观察者纠缠在一起。</p>
在某些科学家看来,这就是在观测过程中,由初始波函数描述的世界分裂为许多个相互不可观察但同样真实的世界分支,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对应于整个系统迭加态中的一个确定的成员态。</p>
可以认为是仪器和环境的纠缠导致退相干从而导致世界分裂。</p>
于是,在每个单独的世界分支中,一次测量只产生一个确定的结果,虽然各个世界分支中的结果并不相同,也可以把不同的“平行世界”理解成统计力学中的系综。</p>
这也就是‘多世界诠释’但是我个人觉得,它还是最原始的表述要准确一点,比如‘宇宙波函数’。</p>
在这个理论当中,薛定谔方程的概念,将可以永远适用。</p>
毕竟观察的过程可以将波动方程应用于包括观察者和被测物体的整个系统,而每次测量都可以被认为是导致观察者和被测物体所组成的大系统的波函数变成两个或更多个无法相互作用的分支的迭加态,或者说分裂成许多平行世界。</p>
以此推导,我们的量子芯片与量子通信再进一步,也将会涉及到该平行世界的信息解读。”</p>
3931468。。</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