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往返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或机场之间的公共交通。
通常具有客流量相对较小、出行距离较长的特征,要由更高速度等级的快线车辆来承担。定员载荷工况一般仅按站立4人/2考虑,远低于市内地铁站立6人/2的标准,因此车辆总定员相对于市内地铁车辆会有较大的降低。
再往下,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型号,但就不一一列举了。
而且很多也完全不符合庇护所这边的需求。
比如说单轨列车,比如说磁悬浮列车,好是很好啦,但和安楷建设的双铁轨不太搭,造出来也是无用。
还是最常见的双轨列车比较好。
运力的话,倒是不用考虑,但凡是正儿八经的列车,运力都不会太差劲,最起码拉拉货什么的,远比一般的汽车来的痛快。
安楷最终选择的,是2号列车,就是那款最常见的列车,大城市有,中小型城市偶尔也会有。
车头平平的,车身方方的,整车可分别以4、6、8三个档位的节数来编组,不过最常见的还是6节车厢一个编组。每节车厢长19米,宽3米,高4米,最大时速能达到120公里/小时,不过庇护所肯定不需要这么夸张的速度了,目前一共也就5公里的轨道,搞那么快做什么。另外,系统提供的地铁,除了单独的型号以外,还有两种不同的模式。
一种是单向模式,一种是双向模式。
而所谓双向模式,就是前后都能跑。
这种情况在正常的地铁里是见不到的,正常地铁和公路一样,朝一个方向走就只能一直走下去,如果想返回头往来时的方向,那就只能去地铁站的另一侧,坐另一辆车。其实安楷本来是应该弄出四轨双向道的,这样确实是更加方便管理和操作。
但他现在一条隧道就要忙死了,两条隧道,那真的能累瘫了。
也可以直接弄个大型隧道,能同时容纳下两组轨道……但安楷最终还是选择了单组双向行驶的模式。反正他又不用担心地铁往回走会和后面上来的车相撞,他的地铁就只有一辆车,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一条隧道一组轨道足够了。
选定了列车,放下模型。
这个列车需要的材料也很夸张,尤其是在金属材料的使用上,是目前仅次于铁轨的大项目。而且铁轨只需要铸铁就行,列车却需要更多更复杂的材料。另外,他还得提前安装好电网,输电方式有单独的轨道输电,也有头顶挂网的接触电网输电模式,安楷选择了后者。
于是他先坐着运输小车,将电网从主基地一路铺到了中转站,然后这才回到主基地,开始制造列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