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边章韩遂,必将再次寇边以谋招安!”
原来如此!
关羽和刘备只是阅历和眼界不够,确不是蠢,他俩都立即明白了刘毅的意思,心中同时生起了一个念头:
“不愧是名声在外的刘府君,盛名之下,名副其实!”
刘毅眼看着两人先是恍然大悟,随后满脸钦佩,自忖已经将他们搞定,就笑着说道,“如此,云长可还有什么疑问?”
他其实已经觉得该说的都说到位了,之所以提这么一嘴,完全是照搬的前世那些领导开会后话“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
刘毅前世开过那么多会,就没见谁真的有补充的,他说这话也是照搬照抄,原本就是客气一下罢了,却没想到关羽还真的拱了拱手,说道:
“府君,羽尚有一事未名,还请府君示下。”
呃
刘毅眉头微微扬起,一边在心里嘀咕着,“这套路怎么到我这就不灵了?”,一边摆出一副和蔼之色,笑着说道:“云长但说无妨。”
关羽得了刘毅的许可也不墨迹,直接就问道,“府君此前所说的战兵,可是指敢战之兵?”
嗨
原来问的是这个。78中文全网????七8cδ
刘毅扯了扯嘴角,他一时疏忽把前世的言辞给带了出来,却是忘了,战兵现在还是个专有词汇,意思是“以战斗决胜”,而不是指战斗的士兵,更是没有什么“战兵、辅兵”的说法。
难怪关羽有此疑问。
关羽是读过书的,他联系上下文还是大概猜出了刘毅想表达的意思,但是出于谨慎,他还是忍不住问了刘毅。
刘毅现在也是领过兵的人,已经知道了所谓的“战兵辅兵”之分现在还没有。
确切的说,中国古代从来就没有一个明确的“辅兵”概念,所谓的“一战十辅”更是以讹传讹,错的离谱。
如果硬要说个战辅比的话,那么视情况不同,战辅比差不多是五比一到十比一之间,辅兵只是那个一。
例如明代孙承宗的车营,编制共约85oo人,其中步兵32oo人,骑兵24oo人,车炮兵16oo人,军车兵3o人,辎重车夫5oo人,各级军官,侍从,传令,杂役兵共8oo人。
这八百人的杂役兵中还有3oo人是负责运送后勤的,运一次,够万人大军三天军需。
这也是为啥断后勤之计非常毒的原因,只要切断了补给线,三天后就要断粮,即便不崩溃,六天后也会丧失战斗力。
孙承宗部是可以独立作战的战斗编制,算起来辅兵才不到8oo人,只占了全营的十分之一。而征用的民夫更少,只有五百人。
这还是因为孙承宗的车营是火器部队,有大小佛朗机共256挺,各种火炮例如神飞,灭虏等88门,需要很多车来拉,否则连辎重车夫都要不了多少。
可是即便如此,非直接战斗序列加起来也才13oo人,只占了六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