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卿怎么?”皇帝最后问向最年轻的周延儒,这个素有才名的状元郎今年只有三十五岁,这个年龄在一众五六十岁,甚至七十多岁的老人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年轻。
周延儒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其他几位大臣问道“诸位前辈!如果朝廷选择打,可有几分胜算,据在下所知曹文诏乃辽东悍将,几十年未尝一败!如今却在宣府折戟沉沙,生死不知!再打朝廷打算派谁去领兵,出动多少人马,朝廷还能不能支撑的起这么多的钱粮供应?如果不能看似两个选项,其实只有一个!宣府就顶在京城的背项,如果不能解决京城寝食不安!”
众臣谁也不敢打包票,如果派兵再次失败,朝廷都有覆灭的可能,这样的冒险谁都不敢轻易尝试,不能打就只能谈了!
周延儒见其他几人都无法回答自己的问题,冲着崇祯拱手拜道“陛下!臣认为两害相权取其轻,不管是否招安,都应该将这股力量拖住,将其按在宣府一地,至于山西坚决不能给,既然是谈和,那就应该有来有往,漫要价坐地还钱,不能贼寇要什么就给什么,这不是谈和,这是投降!”
“诸卿的都有道理,眼下朝廷内忧外患,实在没有足够的精力全力应对宣府,朝廷现在主要的应对方向是辽东建奴,建奴不灭朝廷寝食不安!宣府之贼只能缓图,打是不可能了,那么只剩下了谈一个选项!诸位爱卿认为朝廷应该如何应对?”
这就是在问谈判底线了,朝廷最高能给出什么条件,还有派什么人去谈?这些都需要商议,给什么条件要根据对方的实力来定,官位、品级都需要仔细斟酌!
君臣几人商量到最后决定只能给武官,不能给文官。虽然贼首要求封赏文官,这一点上在场的官员意见一致坚决不能给文官职位,如果杀人放火受招安就能得文官职位,那还有谁愿意苦读圣贤书,愿意科举入仕。
武官就无所谓了,反正也不值钱,就是封个一品都督又如何,在文官面前也不过是一条有点力量的狗!随便皇帝的心情,怎么封赏我们都不干涉。
至于宣府贼想要管辖山西边地,坚决不可能,山西再穷那也是一个省,怎么可能就这样交给一个受招安的反贼!这一条没得商量,即使招安不成也不能答应,况且在山西还有宗室亲王,要知道晋王一系可是都在山西的。将山西给了希望贼晋王一系怎么办,朝廷哪里还有地方改封亲王。
最关键的是人选,派谁去谈,既不能落了朝廷的脸面,还要把事情办成,选派的人要有一定的分量,职位还不能太高。不能给予贼寇朝廷太过重视他们的错觉,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估计派谁去都不怎么愿意!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