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沈琬宜看自己带着蔑视的眼神,沈琬瑶就生气。
沈琬昭盯着那字条看了一会儿,恍然道:“也不是猜不出来。”
沈琬瑶眼前一亮,“三姐想到了?”
沈琬昭点点头,感叹道:“出谜面的人,还真是心思巧妙,也不知道是谁出的。”
因为这涉及到一个典故,这八个字刻在‘曹娥碑’碑文的背面。
‘曹娥碑’是为歌颂孝女曹娥所立,碑文生动感人,叫人赞叹不已,而这八个字,便是对那碑文的评价。
沈琬瑶对这些一点都不懂,但不妨碍她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四姐。
“越难猜越好,这样二姐肯定猜不出来了。”
“我都看了,方才三姐是第一个猜出倒数第二题的,也是咱们最先拿到最后一题的谜面。”
说着沈琬瑶有些得意,“刚才三姐你看的时候,半盏茶的时间就过去了,也只有另外两条红绸挂起来,说明只有三个人猜中倒数第二题,最后这题能猜中只会更少。”
猜中的人更少,就更体现能耐。
谁不知道,前头那些都是开胃菜。
沈琬昭再次纸笔,写下谜底,让沈琬瑶的丫鬟送到外面高台上。
灯谜猜到这个时候,往高台上去的人已经很少,尤其沈琬瑶的丫鬟还是第一个,自然一上去就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
众目睽睽之下,一条红绸被挂起,震惊不少人。
顿时议论纷纷:“居然有人猜出来了。”
“不知是哪位才高八斗之士?”
“我看那位去挂红绸的小娘子是位丫鬟,说不定是猜出来的哪家闺秀呢。”
立即有人反应过来,“若真是哪家的闺秀,恐怕也是位饱读诗书的。”
还有些知道的更多,“我看那个丫鬟眼生得很,看穿戴做派,也不是高门大户出来的,难道又有哪家出了位声名不显,却学识过人的闺秀?”
这么一说,众人还真觉得有几分道理。
感叹道:“今晚过后,这位闺秀若是愿意扬名,恐怕扬州府又要多一位有才名的女子了。”
也有不服者,“许是运气好呢?”
立即有人没好气地反驳道:“学识一事,哪有什么运气之说,没看到问道书院那些学子想破了脑袋,都没猜出来最后这一题的谜底吗?”
那人被驳得面红耳赤,一时说不出话来。
众人鄙视之。
“你们没注意,那上面还有道红绸。”有人眼尖,发现这一点,“我没记错的话,那道红绸是上一题才挂上的吧?”
因为后面挂红绸的人越来越少,所以难免留下印象。
显然,其他人也想起来了,面面相觑。
“猜中最后压轴的两题,却没猜中前面的题,这怎么可能?谁不知道,灯谜先易后难。”
有人想了想,道:“恐怕并非猜不中,只是没出手罢了。”
这样,才合理。
……
沈琬昭自然不知道外面那些议论,只看到高台上又挂起了一道红绸,看来又有一人猜中了谜底。
可惜,之后一直到盏茶的时间过去,再也没有第三道红绸挂上去。
过了一会儿,便有人高呼道:“今年的头彩出来了,是宋大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