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
刘襄的语气有些放缓,神情也较之先前温和了不少,道“在接下来一年的时间之内,朕都不会在下旨进行大规模的远征了。”
“朕不想让我大汉连年征战,岁岁兵戈。”
“朕想让大汉停一停,让大汉万千子民得以尽情享受如今盛世,同样朕也想让常年为大汉征战的军人们歇上一歇。”
自刘襄登基以来,大汉帝国就像一个加足了马力的战争机器,时刻不间断的处于高烈度的战争之中。
虽然每次对外战争大汉都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为此也付出了不少民力国力,于情于理,大汉帝国都该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了。
“陛下真乃仁德圣明之君!”
一向倡导爱民如子,惜民如金的吕蒙正连连出声赞颂刘襄仁德。
对此,刘襄平静的挥了挥手,而后其将目光聚焦到了征西大将军,南院枢密副使薛仁贵的身上,道“朕刚才所说之语的一切前提皆是基于所有势力不主动对大汉用兵的情况之下,若有势力敢领兵侵入汉境,朕准许所有大汉将领可以便宜行事,甚至攻掠敌方本土。”
刘襄想要的平静安宁,绝不是靠服软妥协得来的,而是要让大汉如烈日一般让所有势力不敢侵犯。
“陛下,请您放心。”
“吾代表大汉全体将士向您保证,在这一年的时间之内,绝不会有任何异族之兵能踏入大汉本土,侵染大汉子民。”
魁梧威严的薛仁贵用极为严肃认真的语气向刘襄许诺保证。
“如此最好!”
刘襄微微颔首,接着面向大汉礼部尚书,文坛魁首韩愈,道“韩爱卿,朕希望在接下来难得平静的一年时间之内,你能替大汉培养出万名太学学子。”
“另外,朕还会让你督造未来一年之内将要建成的五座州级学府,三十座郡级学府。”
“所需款项若有不足,三司会即刻调发。”
“朕不希望外邦异族在提起大汉之时就只有战争,军队这些东西,朕还得让他们知道大汉有最鼎盛的文华,最璀璨的文明。”
若一个国家仅仅只是武力强大的话,那这个国家毫无疑问是贫乏,畸形的,文武乃国家之双足,缺一不可。
大汉本土的人族对于刘襄来说,每一个都是极其珍贵的。
他们会是未来诸天百族的统治阶层,所以他们需要强健的体魄和更渊博的知识。
大汉太学所培养出的太学生会是大汉帝国基层统治的重要维护者。
“微臣必尽皆所能!”
身材宛若苍松一般清瘦而又坚韧的韩愈行礼应命。
“嗯!”
刘襄平静应声,随后其目光掠过韩愈停到了身躯挺拔,面容普通,长袍之下掩盖着其满是老茧双手的赵过身上。
如果去掉赵过的朝服,官帽、笏板,那赵过真的与田间农人无异。
他是一位真正将自己放到普通百姓之上的大汉官员,他在执教大汉农家学院的一载春秋中,替大汉培养了数百上千名掌握着农家学术精锐的学子。
这些学子皆是人型的农作物增产机,毫不夸张的说,他们就是如今大汉先进生产力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