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亲王不胜其扰,可偏偏又不能把萧文明弃之不顾,自己囤重兵于苏州,萧文明尚且行动如此嚣张,要是一走了之,他萧文明还不把康亲王的根据地闹翻了天了?
这一回康亲王对于要消灭萧文明的重要性的认识,更加加深了一层。
那么既来之、则安之,就算付出巨大的代价,也要做到!
这个代价既包括人力物力,甚至还包括宝贵的时间。
于是康亲王调集起苏州城周边的资源,就在城外的码头上开始打造战船。
康亲王都想明白了,无论是剿灭萧文明,还是在日后北伐,战舰总是用得上的,反正早晚要造,那就干脆不如现在就造了,就用萧文明的鲜血作为舰船的下水仪式好了!
这也在萧文明的计划当中。
现在的洋湖已经成了萧文明的主战场了,主场作战的优势肯定要比客场大得多,康亲王既然肯和自己打水战,那就再好不过。
但是虚实之计,萧文明还是要做一些的,以便让康亲王更深地踩进陷阱。
于是萧文明又派出小船,直取那两座造船的码头,趁着夜色烧毁了两艘正在建造的战船。
康亲王对造船码头的防御已经有了部署,因此这一波规模不小的骚扰行动,也仅造成了这一点战果而已,却分明给了康亲王一个印象,他打造战船是受到萧文明所忌惮的,那么敌人越是讨厌的事情,自己就是越要抓紧推进。
江南地区,尤其是金陵到苏州的这一带,的确是天下最富庶繁华的所在,而不得不说,康亲王在董鸿儒和冯天羽的参与之下,建立起来的一套体系及运行的效率要比朝廷高出不少。
由他们调动起来各方面的资源,只在短短半个月之内,就已造出了三四十艘颇具规模的战船。
这些战船论体量、论质量,都无法同萧文明那三艘可以劈波斩浪的大海舰相比,更不可能装上新锐的火炮。
但是在狭窄的江河之中使用,那肯定是绰绰有余的了。
并且这些战舰一下水就投入了战斗,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同萧文明派出的水军打了几仗之后,便将那些小船都驱离了苏州附近水域,苏州城内外再也不怕萧文明的骚扰了。
又安心生产了半个月,康亲王手下能够调动的新战船总数已经达到了一百艘,将苏州以北几条大河填得满满当当。
初夏时节,江南东南季风正劲,挂着围杆上高高扬起的旗帜,发出烈烈响声,让人一看这些战船,就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压迫感。
康亲王觉得已到了,向萧文明发起总攻的时候了,查明了萧文明现在人在东山岛上没有离开,便招募起长江运河上的老水手、老船夫,驾驶起这些新造的船,便浩浩荡荡向江湖而来。
从苏州到洋湖,这是一条热门航线。
因为江南的商人,经水路同萧文明的临海屯从事原材料和商品贸易,在之前几年就已开展得异常蓬勃。
康亲王招募的这些船工,十个里个有十一个都不止一次地走过这条水道,因此船队航行浩浩荡荡、平稳顺利,便进入了洋湖水面。
董鸿儒原本是泉州市舶司副提举家的大少爷,懂得一些水上行船和作战的法门,知道康亲王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战舰又大又新,便建议船队采取密集阵型,化身成一只在洋湖上漂浮前进的铁王八,以最为稳健的姿态,向萧文明所在的东山岛压迫而去。
现在的萧文明巴不得康亲王大举攻击东山岛。
然而用兵之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他还是派出东山岛渔民驾驶的小船尝试骚扰康亲王的船队。
并且想出来的战法也很有意思,用的还是《三国演义》里火烧赤壁的那
一套——在小船上堆上引火之物,试着撞击船队,点燃这些新造的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