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张瑞与袁绍、曹操等人势必会有一战。
征西将军府固然兵精将猛,但也不敢说就一定能碾压袁绍、曹操。
在双方大军对垒,僵持不下之时。若公孙瓒、陶谦能从后方发起攻势,将瞬间改变战场局势,助征西将军府锁定胜势。
本来就是要与袁绍、曹操对决,能拉拢到夹击对方的势力,张瑞当然不会在意这两位盟友较弱,因为有所助力,便比孤军迎战袁绍、曹操等当世人杰要更具有优势。
王朗顺利达成使命,在长安待了三日,增加了一番交情便告辞离去。
而通过这次会晤,张瑞则正式确定了一位盟友,徐州刺史陶谦。
公孙瓒作为堂堂蓟侯,其态度、立场不是张瑞、陶谦能代为决定的。
即便猜到其多半会参与会盟,还是需要张瑞遣使,前往正式拜访。
如今张瑞欲联络公孙瓒大为便捷,张辽带兵肃清了雁门郡境内的数个乌桓部落,斩首数以千计。
幸存的乌桓与鲜卑族人并未选择在雁门郡、汉军的城池近前与并州军决战,选择了暂避锋芒,向雁门以北迁移。
雁门之战之所以如此顺利,除了并州大军兵精将猛,超过东汉边军以外,最大的原因在于张瑞的统治核心在太原,而汉朝的统治核心在司隶。
肃清雁门之战,无论是出兵还是运粮,作为割据诸侯的张瑞都远比汉室要便利。
因为攻击路线不足百里,张辽的大军每次进军都能朝发夕至,在雁门郡境内的胡虏部落完全来不及反应。
一方甲具精良、训练有素还有攻其不备的优势,一方兵民不分,盔甲短缺,还要仓促应战。
以张辽之才,统帅两万大军肃清雁门胡虏,过程便如秋风扫落叶。
毕竟这位猛将,历史上在白狼山之战中一战便阵斩了乌桓单于蹋顿,俘获二十余万。
如今就在其家乡作战,还只是驱离几个彼此纠纷不断的普通胡族部落,张辽战绩没有任何值得书写的。
当初兵部功曹递交给张瑞的功勋册上对雁门之战的记录只有寥寥数言“讨逆中郎将张辽,领精兵万余,击雁门胡虏,破之。乌桓、鲜卑怖成北窜,不敢复南,雁门由是山河锦绣。”
至于作战过程,所用计谋,只字未提。
大概兵部官员的想法是,就这?就这?乏善可陈,不值一提!
在扫清了雁门境内的胡族部落后,并州就打通了前往幽州的道路。
因为历史上汉末胡虏流窜的原因,导致很少有人会将并州、幽州联系到一处,似乎两州之间是一条天堑、鸿沟,难以交流往来。
其实事实远非如此,并州的雁门与幽州的代郡就紧密相连。水流充沛的治水,便流经两郡,所谓一衣带水,无外如是。
这两个郡国的联系对诸夏而言较少,对胡虏,尤其鲜卑却极为密切。
占据幽州代郡、上谷等地的中部鲜卑大人轲比能就经常进攻占据云中、雁门一带的西部鲜卑大人步度根。
雁门、代郡皆为鲜卑所占据,所以才形成了并州、幽州被隔离的印象。
如今张瑞扫清了雁门鲜卑,欲联络幽州公孙瓒,只要派使节从雁门出发,便可直抵幽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