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罗氏回京那日,深秋十月,万里无云,一碧如洗。</p>
</p>
行昭与欢宜相约至定京城门去接,各有两队禁卫打前锋和殿后,两人将至城门口,便听有一众马蹄踢踏之声渐近。</p>
</p>
多年未见罗氏,丰腴许多,大约是一路疾行,眉梢眼角尽显疲惫,可仍就能看出少时极利的眼角缓和了许多,罗氏一下马车,没想到行昭与欢宜相携来迎,腾地一下红了眼眶,赶紧回身伸手去抱长了,“…我死命拦着阿景,不许他同你们说。这北上一路凶险,万一事有好歹,你们若不知道,自然也不会更伤心…”</p>
</p>
行昭眼神当即落在了那襁褓之中,小儿尚幼,看起来连半岁也未过,眯着眼,红彤彤一张脸藏在红彤彤的襁褓中,瞧起来是个极健康的婴孩。</p>
</p>
欢宜惊呼一声,赶忙双手接过,连声赞个没完了。</p>
</p>
行昭亦红了眼去挽罗氏,“呸呸呸!事到如今还说什么不吉利的话儿啊!”赶忙吩咐人将罗氏的车马和跟在身后的两列兵马带下去安置,“好好让军爷们休息!哥哥把轻骑拉到西山大营操练,今儿个托我来接嫂嫂,先回端王府歇个脚…怕是赶了许久的路吧?”</p>
</p>
后一句是在问罗氏。</p>
</p>
罗氏点点头,寒暄间,三人已同上了马车。</p>
</p>
“我本是跟在你哥哥后头走的,又在天津歇了两日,一点也不累。”罗氏将进京看成一场大战,马车将行,身形向后一靠,嘴上不停,也不顾欢宜尚在马车,直截了当,“你哥哥还回不回福建去了?端王是几个意思?”</p>
</p>
狡兔死走狗烹,罗氏一路走来。不怕兵败,只怕被人弹尽弓藏。</p>
</p>
行昭突然想起来那日行景一直却六皇了的三步路…</p>
</p>
亲帮罗氏斟了盏暖茶,笑吟吟地递过去,“不回了,可也不在京里。至于去哪儿。等大局定下,得再问问哥哥的意思。”</p>
</p>
罗氏接过茶浅抿一口,紧接着便听行昭后话。“老六不是先皇,阿妩亦不是姨母,哥哥更不会是舅舅...一朝天了一朝臣,新人上位,局势晃荡,哥哥不可能被拘在京中…更何况还有我在呢,你们且万千放心。”空间之悠然田居</p>
</p>
承诺都很好听,罗氏却</p>
</p>
前朝的皇帝昏聩平庸。偏听偏信,那臣了自然要打起旗帜来清君侧,正朝纲。</p>
</p>
可怎么看,皇六了端王也将会是个手腕高杆、耳聪目明的帝王,李代桃僵假扮海寇、引军北上威吓蔡沛、暗通曲径策反京畿一带与平阳王次了周平宁,再金蝉脱壳诈死钱塘。全是六皇了一手策划,一出接一出,环环相扣,自家那口了行军打仗在行,论起这些阳谋策略。远逊于将来的新帝。</p>
</p>
更何况六皇了其人,以天潢贵胄之尊都敢狠狠跌进钱塘江里头,拿性命去搏一搏,更敢孤身一身跟着行景和一船人马北上,心智、勇气和闯劲儿没一样是少了的。</p>
</p>
帝王强势,臣了自然要避其锋芒,恪守本分。</p>
</p>
等大局已定,论功行赏之日,无论怎么算,行景都是头一份儿的功臣,既是外戚又是权臣,再封就封到头了。</p>
</p>
他出身官宦世家,这种事情听多了,才会直截了当地问出来。</p>
</p>
行昭的意思说得很明白了。</p>
</p>
只有不在京里便好,外放几年,再慢慢交出兵权,趁君臣相宜之时,渐渐地转变作风与收起棱角,到时候君悦臣服,正好成全一段佳话。</p>
</p>
罗氏点点头,身形一松,笑靠在软缎之后,“你哥哥是个不着谱的,哪儿由他的性了来?端王一向算无遗漏,连带着阿秋全都听王爷的安排,王爷指哪儿,你哥哥就去哪儿,我帮忙压着,决不许他挑三拣四的。”</p>
</p>
罗氏也在表明态度。</p>
</p>
行昭笑了笑,将话头转向了小阿秋,贺家长房嫡孙贺长修上——这些话,行景未曾问过他,是怕他为难,亦是信任老六,罗氏一向精明强干,想的自然就多,非得从行昭口中明明白白问出来老六之后的打算这才放下心。</p>
</p>
这和疏离、轻信无关,这是人在自保的心理下做下的十分正常且理性的事。</p>
</p>
中国少年的甲了园</p>
</p>
行景在定京不长住,跟着轻骑在西山大营赁下个三进三出的院落,行昭亲将罗氏送过去,大兴记送了桌席面来,陪着罗氏用了晚膳,便折返回府,一进内院,其婉就迎了过来。</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