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记者一笑,她一下子就看出了韩森说起结婚时脸上露出的那种幸福的样子,很是羡慕。
接着,简单问了几个私人问题后,记者开始把问题转向了教育,开口问道“因为您这次成功的学术报告,国内有要把经济学理论加入中学教材的呼声,这个您怎么看?”
“其实中学的教材已经有很多经济学理论了,政治就有一部分经济生活的讲解,我得到了邀请,可能要参入下一刊政治教材里的经济生活编撰了,这个让我压力很大。”
记者采访过多国的政要,还是有很强的采访经验的,对韩森的整个采访过程没有问让韩森不舒服的问题,却得到了足够让观众满意的问答。
总有营销号来蹭韩森热度的,在央视对韩森的专访没播出之前。
围脖里,一篇名为《浅谈华夏学术的高傲》的文章占据了热门,毕竟随着媒体对韩庄经济理论论坛的报道,“学术”在一时间之内,成了热点名词,大家都在宣传华夏学术的崛起,这一篇独树一帜《浅谈华夏学术的高傲》的文章一下子吸引了眼球。
不得不承认,文章写的很溜,先是谈华夏学术的大环境,反正文章的基本基调就是几年前一直很火的那种“国外的就是正确的,国内的就是错误的”。
当文章的命题上升到了足够的高度,已经不需要什么专业性了,大命题的可接受性就意味着整篇文章的可接受性,什么都可以往里添加,慷慨激昂的文笔倒是让读者感到信服。
然后开始了文章的主题,对韩森的批评,但是他都没有批评韩森的学术,而是批评韩森的语言,从《清华大学学报》到《经济管理》再到这次的学术会议报告,文章说韩森的学术论文和学术报告用汉语,这是一种学术的高傲,是整个华夏知识分子的高傲。
接着文章用令人信服的数据呈现了华夏学术科研成果跟美国学术科研成果的对比,说我们应该清晰的看到,我们离美国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不应该高傲。
文章的作者很厉害,一点都没有说韩森的贡献,作者没提,很多不带脑子的读着也不会往那边去想。
于是作者简单的几句就把韩森描绘了一个桀骜不驯的学者,更是评价韩森为整个华夏学术起了一个坏榜样,这种“学术高傲”是要把整个华夏的学术引入万劫不复之地。
更加关键的文章的最后放出了韩森一辆辆的豪车、公示了韩森名下十几栋的大厦和数不清的房产,说什么韩森是在美国混不下去去了,华夏人的钱好赚,回国赚华夏人的钱了。
于是仇富心理开始爆发,读者之前的几丝怀疑被文章里一辆辆豪车的照片冲击得一干二净。
撰稿人叫做白嘉寿,一个看起来就很有儒雅知识分子的名字,一个教育评论员,知名民间科学家,围脖大v。
真的是为了热度谁都敢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