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家有一台古董缝纫机,说是古董缝纫机,只是相对而言,其实这是一台八十年代的缝纫机,是姐姐当初结婚时的陪嫁。在八十年代,当时的女孩结婚时流行的陪嫁品是“三转一响”。
在那个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人们的陪嫁也就相对简单,“三转一响”是那个时候的高配,所谓的“三转一响”中的“三转”指的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三样,它们都是靠转动来工作的。“一响”指的是收录机,那种放盒子磁带在里面的那种收录机,这样的一台收录机功能强大,可以录音保存,也可以放上磁带在里面听歌曲,它的另外一个功能还可以当作收音机来使用。
今天看来毫不起眼的物品,在当时可不是一般人家所能买得起的,这几样毫不起眼的物品在当时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家居生活。那个时候没有私家车,更没有电瓶车,摩托车虽然有,但是当时的摩托车价格奇贵,一台摩托车的钱就可以盖一座两层小楼,所以人们外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遍布城乡的自行车。
计时工具在那个年代对于人们同样重要,人们没有发明计时工具之前,只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观察太阳的高度成了人们粗略掌握时间的方法,直到后来人们发明了钟表这样的计时工具,人们才能够通过钟表较为准确的掌握时间。可是钟太大,不适合人们外出携带,那个时候人们更没有手机这样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手机的最大功能就是通话和计时。可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们根本就无法拥有手机,那个时候只有一种叫做“大哥大”的模拟手机,这样的一部手机同样是一座两层小楼的钱。当时人们所羡慕的“万元户”,仅仅就是家里有一万元而已,一万元在当时可以建造一座两层小楼房,而这种称作“大哥大”的模拟手机的售价竟然也高达一万元一部,手表,就成为了人们外出工作学习时能够随身携带的最好的计时工具。
缝纫机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作用。物质匮乏,加之那个年代人们所穿的衣服普遍都是棉质料子居多,棉质衣服在当时是低端服装的代名词,而那些化纤料子的衣服却是一种高档服装的代名词,如涤纶、锦纶、的确良等等。轮回,也许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在处于这种轮回交替之中,社会发展到当今社会,人们对于服装面料的追求正好和当初的年代相反,当初低端的棉质服装现在变成了高档服装,当初高端的化纤服装现在倒成了人人嫌弃的低端服装。
棉质料子服装的好处是吸汗透气、冬暖夏凉,但是它最大的坏处就是不耐磨,极易损坏,当初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几乎都是穿着或多或少打着补丁的衣服,当初的人们也没有那么多的钱来添置成品服装。由此在大街小巷、城市乡村到处遍布着许许多多的缝纫铺,缝纫铺的作用就是替人们缝补衣服,缝制衣服。
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们很快发现如果自己的家里也有这样一台缝纫机,那么一大家子七八口、或十几口人衣服的缝制、缝补需要花费的钱,靠自己双手就能够完成,而且能够省下许多钱。由此,那个时候几乎每个女孩出嫁时,其他陪嫁的东西可以不买,但是一台缝纫机那是万万不可以缺少的。
姐姐出嫁时,父母就是卖了一头猪,另外贴上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的钱才勉强买一台这样的缝纫机给姐姐当作结婚嫁妆的。至于其他几样物品,当时的父母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钱来购买的。
可就是这样一台缝纫机,现在却落满了灰尘,人们已经好久不再使用缝纫机缝补、缝制衣服了,人们再也不穿那种打了补丁的衣服了,这一切都归功于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收入的大幅度提高。
现在的人们穿的都是从网上或商店购买的成品衣服,还没等衣服穿坏人们又急着购买另一件衣服了,甚至有的衣服人们仅仅就是因为不喜欢,而把新新的衣服直接扔进了回收旧衣服的大大的铁皮柜子里。
曾经花费父母巨资替姐姐当初购买的嫁妆--缝纫机,如今早已在姐姐家落满了灰尘,姐姐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使用缝纫机了。在一次姐姐来我家的聊天中,姐姐恋恋不舍的说道,早就想把这台缝纫机卖了,可是前天来个收废品的却仅愿意出二十元钱回收她家的缝纫机,姐姐的心理价位是三十元。三十元!当初我的父母卖了一头猪,另外还贴上父母平时省吃俭用的钱,才好不容易勉强买得起的缝纫机,现在竟然只卖二十元!那个收废品的人多一分也不愿意回收姐姐家的缝纫机。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婷婷听说姐姐家有一台缝纫机要卖,立马提出给姐姐三十元,买姐姐家的缝纫机。姐姐当然不会收婷婷三十元钱的,周末,我利用时间去姐姐家用三轮车把这台缝纫机拖来了。
姐姐说,这台缝纫机曾经伴随了她许多年;姐姐说,这台缝纫机曾经为他们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姐姐说,她真的舍不得卖掉这台缝纫机。姐姐最后说道,不卖它,它又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况且放在家里又占地方,因为现在确实没有人再使用缝纫机缝补、缝制衣服了。
我就是搞不懂,婷婷到底要这样的一台古董缝纫机干什么?关键是婷婷不会使用这种古董缝纫机,而且我们家也不需要婷婷用这台缝纫机给我们衣服缝缝补补的。
可是古怪精灵的婷婷却说,她想用这台缝纫机做自己喜欢的布艺手工。是的,婷婷确实喜欢做手工,结婚前婷婷就喜欢做手工,当初婷婷所做的铅丝自行车,到现在还保留有两个被婷婷放在家中大厅的茶几上。我不知道这一次,婷婷到底又要做什么样的手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