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随着茶文化爱好者的增多,及日本金银铁壶产量减少,国宝级斧师的奇缺,精品保有量锐减,出现了“好壶难求”的情况,市场潜力巨大。
而且看老太太手里的两件东西,应该是日本的老银器,那就更值得买了。
老银器做工考究,大都是纯手工制作,所以相同的老银器很少,而且银器的大小、工艺、年代等与它的价值成正比。
老银器收藏不仅入门门槛较低,存在更大的升值空间,而且假冒仿制品较少,更加容易鉴别,一般藏家都能参与。
日本老银器,做工精致,极尽精工。
其中一件应该是早期日本东京锤纹纯银鎏金老银壶,其器型古朴浑圆,锤纹自然不造作,线条极具力度,外片鎏金,略显奢华而拙意不减,可谓美与丑之间的交融。
另外一件则是纯银刻花花瓶,此乃本专题之重器,其器型线条流畅,表面光滑如镜,气质秀气而内敛,整体散发一股贵族气,靓丽非凡。
两件物品均雕刻有日本皇室的传统花纹以及日本皇室天皇的家徽“十六花瓣八重表菊纹”。
在日本,这种标志只有天皇家族才可以使用,所以带有这种标志的商品自然成为使用者身份地位的象征,价格也自然非常的昂贵,和同类的商品有着天和地的区别。
只可惜这外国老太太根本就不知道什么菊花纹,所以完全忽视了这东西的真正价值。
张天元很不客气地将这两件东西打包拿下,一共价值也就一千美金。
“先生,太感谢您了,太感谢了,我把这两件东西给您装起来吧,您可真得是我的耶稣啊。”
张天元听得额头上冷汗直流,我说这位老太太啊,你要是知道这东西的价值远远超乎你的想象之外,真不知道你还会不会这么感谢我。
虽然并非所有银器都很珍贵,但这两件恐怕比张天元之前买的那两百件加起来还要值钱。
“大叔,你怎么买这么多啊?”
温蒂也是直接傻眼了。
“这你就不懂了吧。”
张天元很是神神在在地笑道:“‘口含银匙而生’这个英文典故最早出现于1719年的堂吉诃德的译本中:‘不是所有金子都闪光,不是所有人生来嘴里就含有银匙。’
这个典故是指那些生于家境富有的人,或贵族的后裔。
16世纪以及更早一点的时候西方国家教父、教母或其他人送给新生婴儿的常见礼物为银做的小匙子,只有有钱人家才会在婴儿出生时赠与银制汤匙。
这个有趣的现象或许来自于中世纪以前人们上餐馆都要自备汤匙的习惯,因此所带汤匙的品质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展露无遗。
银的诱惑自人类文明伊始历时久远。
起初人们发现用银具盛放奶、汤等可以久放而不腐臭,白银制品被认为对人体健康有神奇功效,银器抗菌特性如今依然为人们所利用制作理疗器械,或作为酒与药剂的容器。
而在古时候银器的这一特性只有神可以享用,多使用在宗教活动及皇室生活中,成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公元3世纪的时候亚历山大大帝使用银盾装备精英卫队,而罗马帝国则开始使用银质餐具装饰餐桌。
由于原料与工艺的昂贵,集实用性、审美观赏性和贵金属储存性于一身的银器从远古开始就是拥有者炫耀剩余财富的复杂陈设品和日用品。
历代欧洲的王公贵族都以有能力支配最有才能的手艺人为荣,并为获取最顶级的银制品而互相竞争。
金银匠们则施展出所有的艺术才华,用最先进的工艺技术,最时尚的艺术风格来设计制造金银器,使金银器成为超出自身材质价值的豪华艺术品。
在18世纪的美国社会妇女不能合法拥有土地和其他财产,银器是一个女人对家庭财政的重要贡献。
带着银器出嫁、为女儿储存银器作为嫁妆是一个美国女人在婚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