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临渭区丰原镇五星村中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大文人”。他不仅精通诗歌、散文、、以及电视剧本,是一个样样精通的“全能作家”,更是一个远近文明的模范丈夫。他就是我们五星村现任会计员孙益俭同志。
提起孙益俭同志的大名,方圆数十里无人不知,他不光能写得一手狂草的毛笔字,而且对诗歌、散文、,以及影视剧本方面都有所研究。
其中有一个剧本还被拍成了都市碎戏,在渭南电视台的《华山世相》栏目里播出过,在我们当地成了一个远近一方的“大文人”。
而今,他虽已年过七旬,却依然老当益壮,奋斗不息,又出版了一部自己的最新诗集《书行心声》一书。该书内容新颖朴实、通俗易懂。凡是看到过该书的人无不称赞他的文才。
其实,更加让人值得称赞的不仅仅是他的文学才能,更是他这几年细心照料瘫痪病妻的爱心和忠心。
他和妻子桂叶相识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两个人自结发以来,相依相伴,不离不弃,共同度过了五十余年的美好时光。
然而,正当两个人苦尽甘来,准备享受晚年天伦之乐的幸福生活之时,他的妻子却在那一年(2009年)的夏天,突发了一次脑溢血。后来,虽然经过及时抢救,总算保住了性命。但是,从此以后却落下了终身残疾,成了一名终日瘫痪在床的残疾人。
有道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在当今社会,有多少夫妻成名后,都忘却了旧情,另攀新枝。真正能不忘旧情,从一而终的人物,世间少有。更说一方又落下了残疾,成了自己的累赘。而他却不忘旧情,悉心照料了瘫痪病妻长达六年之久,却从未抱怨过一句话。单从这一方面说,孙老师的这种人品就值得我们学习。堪称时代的先模。
他的妻子在公元2009年夏天的某一天,因为突发了一次脑溢血,变得人事不醒了。后来。经过医生多次医治后,总算保住了了性命。但是从此后却落下了终身残疾的后果,整曰瘫痪在床。
他的妻子发病以后。因为当时儿女们都有各自的工作,无法照顾生病的母亲。于是,伺候瘫痪病妻的工作便顺理成章地落在了他的身上。从此以后,他便成了一名保姆,专门照料妻子的日常生活。万事开头难,他由开初的不会照料妻子,逐渐变成了一个比专业保姆还要好的模范丈夫。
从那以后,每天一日三餐,抱进抱出,穿衣洗脸,喂饭喂水,端屎端尿,便成了他每日必做的日常工作之一。在他伺候妻子整整六年之久的漫长岁月里(注:他的妻子在2015年的夏天因突发疾病现已亡故)逐渐摸索出了一条规律:妻子什么时候该吃药,什么时候该拉屎撒尿,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她的身边。
为了能治好妻子的病,他几乎访遍了名医,买遍了药物。为了能伺候好妻子,他特意在渭南书店里买了许多医书,并尝试着按照医书上的方法自己给妻子治病。
他原本对医学一窍不通,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后,竟然逐渐变成了半拉医生。为了防止妻子感冒生病,他除了平时注意她的饮食起居外,还经常帮妻子量一量体温,测一测血压。为了能让妻子身体恢复健康,他便给妻子买来了许多水果和营养品,而他自己却从来没有舍得吃上几口。
为了防止妻子身体上生疮,他除了经常帮助她活动手腿外,还经常给她洗一洗澡,剪一剪指甲。为了排解妻子郁闷的心情,他经常推着她去村外游转,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久而久之,村民们便都知道了他的事情,纷纷夸奖他是一个优秀的“模范丈夫”,并根据他的事迹给他编了一首打油诗(作者自编)来赞扬他。
人老心红志远大,书艺品行均不差。
竭心伺妻六年久,一心为公忘自家。
附一:本文作者介绍及说明:
作者姓名:姚新良,呢称常寿塬,网名落曰清风。男,汉族。年龄50岁。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丰原镇伍星村人。糸孙益俭老先生的同乡兼师友。农民,小型装载司机一名。个人兴趣爱好广泛。著有《姐妹奇缘》一书。电子改版《良缘姐妹情》,现正在站连载。
附文二:孙益俭作家美文欣赏(作者转载)
松树与松树庙
1979年6月8日,陕西省渭南市丰原乡孙家d村发生了一桩令村人震撼,国人惋惜的事。
那天正是夏收时节,人们都在田间场院里劳作。正午时分,天气变得阴暗下来,风起云涌,跟着就下起雨来。突然,只听一声巨响,挺立在村小学院子的巨大白松树骤然连根拔起倒下了。精魂未定,人们又一下子都涌到学校去看,只见直径15米左右的庞然大树东南西北方向倒在那里,粗壮的树干,有几人爬上去在上边畅然行走。树倒下的方位,不仅令人惊异,随之又感到震撼。因为在树的周围都是房屋,就是朝西北方向,面南的一座教室与面东的教师宿办室中间有一段三米多宽的距离,而这树正好就倒在两座房屋之间的这段距离内,没有撞到任何东西,树冠全部落在空荡荡的操场上。
试想一下,这棵大树如果不是倒在这个位置,而是倒在随便一个方向,都会压在房屋上,那房屋肯定承受不了是会被压毁的,再试想一下,如果不是正好学生都放忙假回家了,校内空无一人,而是放在平时学生都在校或上课,大树倒下,那后果还能再想吗。所以有人就说“真是神了”。
加之那天虽刮风下雨,但并不是狂风暴雨,怎么说倒就倒呢?这些耐人寻味、令人惊奇的事,村人见证了,也看到了。虽然树倒还可找出种种客观原因,但当时确实让村人震撼。那为什么又令国人惋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