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沈清秋连忙把急吼吼的男人给拦了下来。
“刚经历过几场战事,如今国库空虚,这会儿要是腾出银子办婚事实在是有些不妥。倒不如把银子拿出来为百姓做些实事儿,等到了明年春暖花开,在举办婚事也不迟。”
顾彦维如今什么都听沈清秋的“你说了算。”
沈清秋一笑,看着他看向自己的眼神,也觉甜到了心里。
——
一顶轿子慢悠悠的趁着韶光抬进了京城。
“快到了吗?”轿子里头钻出来了一张细白的面孔,少女大约十四五岁的样子,面容生的十分清秀雅致,可一双黑溜溜的眼却时不时的透出几分算计的神色,叫人第一眼看了实在是不喜。
“回姑娘的话,马上就到了。”
顾雅蓉拿着扇子,边是打量着京城,边是把自己的头发给整理好。
而轿子里一个年纪稍大的妇人有些忐忑的开口,“咱们这些年都没来过京城,也不知道顾家人会不会认咱们?”
顾雅蓉冷哼一声,“咱们这里可有爹的亲笔书信,她们凭什么不认咱们?再说呢,还有弟弟!当年顾家去战场上死了那么多男丁,听说这一代都快绝了户了,就算是为了弟弟也一定会接咱们回去的!”
陈氏听女儿提到了儿子,也觉得腰杆子稍微直了一些。
又看着在外头骑着高头大马,英姿飒爽的儿子。她把儿子养的如此出众,又跟丈夫的容貌有五六分的相似,侯府怎么可能不认?
这个时候轿子晃了晃,轿夫停下了轿子,通报了一声,“夫人,姑娘,已经到了。”
顾雅蓉从轿子里出来,扶着陈氏,而本来骑着马的少年顾开河也从马上下来,随母亲妹妹一起到了侯府的大门口。
顾开河是男人,自然由他去敲门。
等顾府的管家来开了门,他也不多说话,只把自己爹写的信递给了他们,让交给徐老太君。若是一般人就拿了这么一封信让给老太君,管家二话不说便叫人走了。
可顾开河本就长的和顾家之前的三老爷十分的相似,管家觉得眼熟,一时没想起来,又怕是顾家哪门子自己不知道的亲戚,便连忙拿着信封去给了徐老太君。
彼时柳氏正在给徐老太君请安。
两人逗着团哥儿正有说有笑的,便听管家禀报,说是外头有个年轻人拿了封信要给徐老太君看。
老太君倒是有些狐疑,只道;“庸儿媳妇,你拿了信念给我听吧?”
她年纪大了,眼神不太好,自也懒得费功夫去看那信上的字。
柳氏乖巧的起身,拆开了信封本是要念的。可刚看了一行脸色就变了,等全看了之后,念是年不出来了,为难的看着徐老太君。
徐老太君等了半天没等到内容,抬眼儿又看见儿媳是这个神色。
老太君这辈子经历的事情也都多了,晓得这会儿是有什么事儿了,“怎么个意思?”
柳氏拿着信,“这会儿,怕无论如何,都要请三嫂嫂出面了。”
当年顾家的那几个儿郎上了战场大半都没了。生下孩子的,愿意留在顾家的,徐老太太便把人好好将养着,没有孩子的想要会娘家的,徐老太君也给了丰厚的嫁妆钱把人给送了回去。
那会儿子她的大多数儿媳都风华正茂,有了孩子的也少,大多没孩子的都选择了改嫁。
而顾三太太就是其中的意外,她没有孩子,但因当年和顾三郎夫妻情深所以一直不曾改嫁。只是在侯府的偏院内深居简出。
柳氏叫下人都退开,然后才坐在老太君旁边说了开始,“倒也不是什么坏事儿。三叔当年在关外的时候,还纳了一个妾。两人共同生活了五年,那妾给他生了一子一女,如今正带着两个孩子在门口等呢。”
徐老太君这个年纪,求的就是多子多福。
这消息自然是喜事儿,听的她浑身骨头都松了不少,“那还不赶紧把人给请进来。”
柳氏自知道她的想法,道“老太君,三叔能留个后,咱们当然是开心的。可三嫂呢?这些年她一直给三叔守着,也一直认为……三叔在外头没有人,如今这么大个孩子跑出来,咱们要是过去急急忙忙的就给认了,恐怕三嫂的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些不痛快。”
徐老太君并非是个不近人情的老太太,否则当年长辈的身份一压,完全可以把所有的儿媳都耗死在内宅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