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苟一段时间是必须的。好消息是现在皇帝和太后都控制在董卓手中,张让,段圭还保留了一部分宦官的势力。宫廷内部不至于像历史上一样完全被士人子弟控制。
至于说仇恨,刘协刘辨对于陆人炳来说都一样,他们跟董承有仇,跟董卓没仇,再说了董承真正的仇人何进,何苗已经死了。
现在的刘辨就是一个工具人,好控制又好用。何必冒着被天下人反对的风险,去废他呢?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好么?
不能让士人的权力一家独大,宦官必须复起,外戚必须复起。宗室也可以掺和进来吗?政治上的事情必须引入更多的势力争斗。他们才没时间盯着他这个关西武夫。
挽着袖子上场厮打的才是莽夫。看看人家太傅袁隗。太傅位在三公之上,是皇帝的老师,太傅录尚书事,是事实上的宰相。一般只要这个太傅不谋反,皇帝不驾崩,就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政坛猛兽董卓,进入洛阳之后,先抢了人家一个司空,后来发现三公其实就是天下的出气筒,有个灾祸,三公就要出来背锅。不好玩,还是兵权好玩,又去做太尉。最后发现还是西汉的丞相最有权势,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恢复了丞相制度,自任宰相兼太师。
频繁的更换自己的官职,就说明这个人在高层政治上其实是不成熟的。有一种报复的感觉,报复谁?当然是报复那些看不起他这种边郡武夫的士人咯,你们看重的官职,我偏要想做什么做什么,看你们能耐我何!
陆仁炳不会做这些无聊的事,他需要丞相的权柄,但是他不能自己要,而是要别人给他。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开始养望。掌握最重要的中央军权,财权,将其余的部门放给士人,宗室还有残余的宦官势力,谁会讨好自己,就给谁好处。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上位者的权力。
至于说袁隗的意见?袁隗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本人并没有篡位的心思。他在乎的只有自己的权势。何进招外军威胁何太后,他不反对,袁绍袁术杀宦官,他也不阻止,董卓当丞相他也不反对,只要别动他的职位就行。历史上董卓去问他废黜皇帝的意见,他毫不犹豫就同意了。所以后人认为董卓之所以能够横行洛阳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袁隗的不作为。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大佬杨彪的纵容也是重要因素。
这些都是题外话。
陆仁炳入主洛阳之后,即整军的同时开始征兵。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一个月的时间董卓控制的军队膨胀到了8万人。
董卓打破了汉军的编制,废止了旨在宦官抗衡何进设立的西园八校尉。最终将九万人的正规军队分为九个军,每军10000人,军长官为中郎将,每个军又分4个校,长官为校尉校尉辖2500人
每个营的首领为校尉,辖2500人。
董卓为大司马总领全军,九个中郎将分别为牛辅,董越,段煨,胡轸,杨定,徐荣,吕布,张辽,华雄,
36个校尉分别为董璜,李傕,郭汜,樊稠,张济,李蒙,王方,高顺,侯成,董承等等。全部加官进爵,重金犒赏。
整军完毕后,陆仁炳开始驱逐,被何进一同招来屠杀宦官的外军比如东郡太守桥瑁等。陆仁炳,借中枢旨意,命令他们各回郡县。这几个将领本来就是奉何进的命令来诛杀宦官的。只是浑水摸鱼而已。接到命令后,又见董卓势大,跳的最欢丁原都被杀了,估算了一下自己的力量也就缩了。于是就痛快的退兵了,免得不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