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非常相似——
和某人出现在亚尔夫海姆评议会大厦的阳台上,对成千上万精灵演讲时所出现的场景,极其相似。
狂热;
亢奋;
单方面的奉献;
熔化在共鸣里的思考。
在这些表现上,两者几乎没什么不同。但进一步思考,又会发现一些差异。
除了种族和思考方向的差异之外,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自我意识和理性的多少”。
大多数精灵的确狂热的崇拜并拥护执政官,但他们清楚自己是服从谁,李林的能力和功绩是什么样的,自己的行动有什么意义,通过理解和确信这些事情,他们在热情之余也抱有冷静。另一方面,李林虽然做事独断专行,决定了的事情几乎没有改变的余地,但他并不抗拒有人提意见,也不在意提意见的对象。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等的互动,从而使精灵们三呼万岁的同时,也保留了思考的余地。
可眼前的火热风景却不一样。
聚集在车站里的民众身上只存在“狂热”,他们发烫的脑袋里只剩下盲从和激昂,这阵阵连意义都无法表达,边上之人都快要被逼退的呐喊就是证据。
以现在的状况,假如那位圣女张口说出“去死”的命令,也会有人带着感激淋涕的表情照办。
这听起来有点像邪教,不过邪教本来就是宗教极端化的形态。就算是自诩唯一传承神之真理的教会,也在母神的名义下干出过不少可怕的事情。所以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
不安在心中蠢蠢欲动。
(以神的名义……)
心里叨念着有着异常重量的词汇,罗兰用余光在观礼台上搜寻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养父的身姿终于出现在视野里,莫名安心了片刻,下一刻却又感到什么地方不对劲。
的确,这个舞台的主角并非李林,可为何他的存在感如此稀薄?
他并非无关人士,反而是重要参与者,可如果不是偶然想起,刻意去搜寻他,甚至会忘记他也是今天参与送行的来宾。
为何?
是因为他永远站在客观的角度看问题,因此并未真正站上舞台?
似乎是这样,但又似乎不是。
他确实很客观,但那个眼神和从观众席上的投来的视线有明显的不同,可究竟不同在什么地方呢……
怀揣着疑问,那张面具一般的笑脸渐渐从罗兰眼前淡出了。
########
心跳血压各项指标无异常。
脑量子波,无异常。
波长分析比对,结果:正在疑问。
在疑问什么,为何疑问。
——对眼前的风景产生了疑问吗?
像是答案,也像是反问。
或许罗兰可以理解,但无法具体描述出他产生违和的根源,但李林却很清楚。
数以万计十万计百万计甚至更多的人,为了一个价值观和目的,不顾一切的奉献人生——人类本能中强调个体意识的部分会对此发生排斥反应。
如果那是每个个体人类自己思考选择所造就的结果,罗兰倒还不会那么反应强烈,可由于本性以及受教育的环境,他对洗脑煽动之类手段强制统一起来的盲从有着异乎寻常的反感。面对群众如此轻易的抛弃思考,像家畜一样服从宗教教义的狂信徒行为,他的感觉当然不可能会好。
这是好事,意味着他和李拿度之间的相似程度进一步提高。
这也是一桩不那么好的事,意味着接下来他的行动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毕竟他要和那位能轻易煽动数万人变成暴徒的圣女相处好几天。他的价值观意识形态万一暴露,很难保证那位圣女会采取什么回应措施。要是被认定成“异端”的话,那可就不是“麻烦”这么简单了。
为了预防这种事态,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突发状况的可能终究存在,王冠领的计划已经进入……
——没有问题。
截断过于深入的复数思考回路,李林笃定的下了结论。
——即便发生万一,按照应急处理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