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型的组装工厂不需要太大,直径大于大机器人身高的一半以上就好,这样有足够空间进行组装,因为空间的关系,能携带的机器人零件也会很多,单次运输机器人的数量也会上升。”
“但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组装工厂在使用前,具体来说是在成功登月前,内部最好不要有东西,免得碰上,最后导致组装工厂无法使用,这无形间又浪费许多空间。”
对管明而言,双星是最好的作弊器。
如果说新世纪对人们生活中起到最大改变的是互联网,那对管明而言,便利他生活最大的产物就是双星。
远程操控机器人对双星不是难题,更准确地来说,远程操控机器对双星来说没有问题。
公司地下二层的小型工厂,原本就是为双星而研发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双星也很好地完成了管明的任务。
“……这样啊,那还真要讨论讨论,看看数据方便是否划算。”沉吟一下,周万里不敢打包票。
首次的机器人运输,任务是保二争三。
保证一大一小两个机器人,同时争取能运输三个机器人。
而这里的小也只是相对而言,参照对象也不是管明家的那个家用机器人,这里的小机器人在高度上已经超过3米了,而大机器人则有8米高。
从功能上来说,小机器人的任务是做较为精细的工作,比如说进行简单的机械维护、零件更换等等,甚至是将货物从火箭上搬下来,将货物搬进火箭里。
而大机器人的作用是挖矿,收集含有氦3的土壤与岩石。
管明的说法很诱人,从表面上来看的确可以减少空间,但值得考虑的是,这个组装工厂的大小是多少,毕竟这不可能只有一张纸的厚度,而且这组装工厂是否存在二次利用,是焊死固定,还是组装固定,能否移植到月球上使用等等,这些都是问题。
“嗯,这部分肯定是要讨论讨论才行。”管明点点头,脸上并没有什么不快。
这种东西本身就不是他能一言决定的,又不是管明自己的公司。
“对了,之前的资料有点少,机器人的能源方面怎么处理?我是说在核电厂没建设之前的能源。”管明随后问道。
“麻烦就在这,第一次的运输是要带足充电设备,用以保证机器人的工作时间,除了充电设备外,我们还准备了太阳能板,准备利用太阳能来持续工作,不过一次性塞这么多东西,空间实在是不够用。”有些无奈地摇头,周万里苦笑起来。
“那装载核电厂的火箭什么时候发射?”管明继续问道。
太阳能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并不高,甚至可以用很低来形容,根本不可能支持两个机器人长时间工作,核电厂才是最好的选择。
“预计在发射机器人一周之内,而且还要考虑平整土地、无尘等情况,真正启动核电厂,还需要一段时间。”周万里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