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有三千兵丁,这四个节度使还是很高兴,没办法,他们的辖地如今都被叛军盘踞,根本无法进行招募兵员,想要扩充兵力必须要朝廷或赵子良想办法。
“多谢大帅!”四人高兴地抱拳说道。
赵子良摆手道:“先别谢!最近你们的防区那些地方官吏不断给我送来状子状告你们,说你们纵容兵士劫掠驻地周围的百姓!兵,我可以给;粮草辎重和军械,我也可以给你们!但是如果你们拿了之后还纵容兵士们在驻地周围劫掠、祸害百姓,等到我要行军法、对你们刀斧加身之时,你等可别怪我不讲情面!”
众人听赵子良这么一说,心知不能在赵子良面前耍花样,赵子良给了他们面子,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如果这样他们还那么做,到时候赵子良真追究起来,他还真没脸说赵子良的不是。这人跟人果然不一样,王承业跟赵子良一比,高下立判。赵子良这人天生就是做统帅的料,将校们在他面前不得不服,真是又敬又怕,但是普通兵士在他面前,又觉得他随和可亲,没什么架子,这就是将帅的统兵之道。
于是众人纷纷严肃道:“大帅放心,日后我等必会严肃约束士卒!”
次日,郭子仪、李光弼、来瑱等人纷纷赶到,一起到元帅府拜见了赵子良,赵子良专门抽出时间见了他们一次。
郭子仪和李光弼见到赵子良都很激动,两人与赵子良已经有十多年没见了,这一次见面是极为难得的一次见面。
郭子仪说道:“多年不见大帅,大帅威武更胜从前!”
李光弼道:“这许多年来不曾聆听大帅教诲,实乃憾事也!”
赵子良笑道:“如今尔等都身居节度使高位、已经是封疆大吏、朝廷肱骨之臣,我还有什么教诲你们的?子仪倒是跟了我几年,光弼没在我身边待过,却是王忠嗣将军对你很看重!好了,叙旧的话以后再说,今日你们到来,我却是要了解你们如今的实情,麾下有多少兵马、军械粮草还充足否、战力和士气如何?你们都一个个说说看!”
郭子仪、李光弼和来瑱等人分别把自己的情况都说了一遍。郭子仪的朔方军在后方留守的还有一万五千多人,在河东一带有兵马近三万。
李光弼麾下也有近三万人,但这已经是河东的全部兵力,历次大战损失了不少兵员,而河东之地经常发生战乱,百姓逃难严重,想要征兵比较困难,除非抓壮丁,但是这种事情李光弼又干不出来。
李光弼和郭子仪的兵马在战斗力方面都还不错,毕竟久经战事,而且又是在边疆地区的兵员,战斗力比内地都要强横一些,而来瑱的麾下兵马就要差了不少,兵力也只有两万,想要守住淮南等地都有些困难,主动进攻基本上不可能。
赵子良对郭子仪比较了解,郭子仪这个人带兵有他自己的一套,他待部下比较宽厚,部将和兵士们只要不犯死罪,他一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经常给将士们发下赏赐,他麾下军队的军纪就不敢恭维了,军中经常有人干些偷鸡摸狗、挖坟盗墓之事,他也当做不知道,久而久之,兵将们都认为他是一个宽厚的长者,再加上他的年纪比一般人都要大,部将们和兵士们也都很尊敬他,作战时只要指挥得当,兵士们打仗都很勇敢,也能卖命!但是他的军队在作战意志方面就不行了,战局一旦出现不利,军队很容易垮。
郭子仪的统兵思想与他本人受到的封疆教育有关,他把军队能否打胜仗的筹码压在他这个最高指挥官和部将们身上,也就是说将帅的能力决定了他这一支军队的能力,重视将校的培养而不重视兵士的战力。
郭子仪跟在赵子良身边的时间不短,却只学了赵子良有些行军作战的战术,没有学习赵子良的治军思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赵子良也不能强迫郭子仪学习他那一套。
赵子良是既重视将校的培养,又更注重普通兵士的训练,更注重军队的思想教育,他麾下的将校每一个都有单独领兵作战的能力,兵士们即便是被打散了,也能很快自行聚拢在一起。
李光弼的治军思想跟郭子仪差不多,但他也同样有自己的一套,郭子仪是老成持重,指挥作战喜欢堂堂正正,而李光弼则是正奇相合,因此从安禄山叛乱开始一直到现在,李光弼与叛军交手的次数不但比郭子仪要多,而且打的胜仗也多,兵力损失较少。
了解了各人麾下的兵力战力情况之后,赵子良心里有了谱,他想起一事,问李光弼:“哥舒曜到了你那里做得如何?”
李光弼回答道;“哥舒曜不错,他做事很认真,虽然他没有继承哥舒翰的武艺和兵法,但在文职上做的很好,我把后勤方面的事务交给他做,他都安排得很好,我也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