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我们在体外进行了迁移实验。在培养过程中,与嗜酸性粒细胞直接或间接接触后,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增强,提示嗜酸性粒细胞以接触无关的方式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用来从il-5g小鼠和对照小鼠的b上清液进行迁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嗜酸性粒细胞来源的因子可能促进肿瘤细胞迁移。
我们将肿瘤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混合,然后将混合物静脉内共注射到小鼠中,与单独注射肿瘤细胞相比,这导致肺转移增加。在平行实验中,嗜酸性粒细胞在肿瘤细胞静脉注射后立即被过继转移(气管内),这导致了类似的结果。
接下来我们研究了嗜酸性粒细胞与癌症患者转移之间的关系。与非癌症患者的胸腔积液相比,胸膜转移患者的恶性胸腔积液(pe)检测到更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图4,a和b),其他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没有变化。
在嗜酸性粒细胞诱导的肿瘤细胞迁移和嗜酸性粒细胞依赖的转移形成中至关重要
我们的目的是确定嗜酸性粒细胞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和转移形成的有效因素。既往研究报道l2、l3、l5、l6、l8、l12、l14等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直接或间接靶向肿瘤细胞促进转移。我们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从il-5g小鼠和小鼠的b细胞中筛选一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l6是il-5g小鼠中最丰富的细胞因。由于l已被确定为小鼠l6的人类同源基因,我们随后评估了人类样本中的l水平,并发现相对于非癌症患者的胸腔积液,pe中l浓度增加(图4d)。此外,l6的高分泌主要在嗜酸性粒细胞中发现(图4e)。为了确定嗜酸性粒细胞衍生的l6是否参与肿瘤细胞迁移和转移,我们产生了l6敲除小鼠(l6?/?)并将它们与il-5g小鼠(il-5g和l6?/?)杂交。相对于il-5g小鼠,il-5g和l6?/?小鼠的嗜酸性粒细胞的基础数量没有差异。分离来自il-5g小鼠的eos和来自il-5g和l6?/?小鼠的eosl6?/?两种类型的嗜酸性粒细胞以进行体外迁移测定,值得注意的是,向eosl6?/?迁移的肿瘤细胞的数量减少了。
嗜酸性粒细胞或l6缺失不影响体内基线肺转移(图s10,c和d),而嗜酸性粒细胞l6缺失显著减少嗜酸性粒细胞依赖性肺转移。与il-5g小鼠相比,il-5g和l6/小鼠通过尾动脉注射肿瘤细胞后骨转移也少得多。此外,静脉注射肿瘤细胞后,在l6缺乏的il-5g小鼠中,骨转移数的增加和肿瘤负荷均有所降低。总之,这些观察结果表明l6在体内对嗜酸性粒细胞诱导的肿瘤细胞迁移和嗜酸性粒细胞依赖的转移形成至关重要。
5抑制l6受体r1可减轻肿瘤细胞迁移和转移的形成
据报道,r1是一种推定的l6受体。我们探讨了嗜酸性粒细胞衍生的l6是否可以通过r1将肿瘤细胞募集到转移部位。我们通过shrna稳定敲除b16-f10细胞中的r1,慢病毒非靶向shrna作为对照。r1缺陷的b16-f10(b16-f10)细胞向嗜酸性粒细胞或嗜酸性粒细胞培养上清液的迁移显着减少。r1缺陷的b16-f10细胞在il-5g小鼠中也显示出较少的骨转移,在ova攻击的小鼠中显示出较少的肺转移。这些结果证明,r1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对于嗜酸性粒细胞诱导的肿瘤细胞迁移和转移形成至关重要。
我们通过使用r1特异性抑制剂b471进一步检测了r1抑制对肿瘤细胞的影响。b471显着减弱了体外嗜酸性粒细胞上清液诱导的b16-f10细胞的迁移。b471处理的肿瘤细胞在体内发生的骨转移明显减少。由于嗜酸性粒细胞中的l6缺失或r1在肿瘤细胞中的抑制足以缓解嗜酸性粒细胞诱导的肿瘤细胞迁移和转移形成,因此l6-r1信号传导可能是预防嗜酸性粒细胞依赖性肿瘤转移的有价值的治疗策略。
研究结论
证据表明炎症成分有助于癌症的发展。然而,涉及几种炎症性疾病的嗜酸性粒细胞在癌症转移中并未得到充分探索。我们发现气道炎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结肠炎症都与小鼠转移增加有关。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富含嗜酸性粒细胞的cd3-il-5转基因(il-5g)小鼠骨转移增加的原因。我们还观察到有胸膜转移的癌症患者的恶性胸腔积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从机制上讲,嗜酸性粒细胞通过分泌l6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和转移形成。在il-5g小鼠中l6的基因敲除显着减弱了骨转移。此外,抑制肿瘤细胞中的r1(l6的受体)可减少肿瘤细胞的迁移和转移。因此,我们的研究确定了嗜酸性粒细胞的l6依赖性促转移活性,它可以通过靶向r1来抑制,并代表了一种预防转移性疾病的方法。在目前的研究结果和上述讨论的基础上,应更加关注评估癌症患者转移相关的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这里,我们预测通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直接靶向炎症或阻断嗜酸性粒细胞相关趋化因子途径可以在癌症患者中获得临床益处。我们也呼吁警惕肿瘤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引起的转移风险和不良预后。我们已经确定了以前未知的嗜酸性粒细胞在支持肿瘤细胞募集方面的l6依赖性促转移活性,它可以被r1抑制剂靶向,并且可能代表一种预防转移性疾病的方法。
研究优点
应用多种小鼠模型及人类样本进行相互验证,实验设计严谨,工作量较大。
借鉴尾静脉注射以后可改为尾动脉注射,更易促转移。
研究缺点
静脉或气管注入肿瘤细胞后,检测胸腔积液中其他类型免疫细胞没有变化,进一步实验分析转移肿瘤内各免疫细胞的变化是否有差异。
<divid="er_ip"><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