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她刚回国那会儿,小梁说他也想搞芯片,郑淑叶虽然赞佩他的情怀,但是从内心深处还是对他的这种做法颇不以为然。
觉得你就是个生意人,生意人的目的就是赚钱,什么赚钱干什么呗。
好好的你搞什么芯片啊!
芯片这东西,即使你投进去多少个亿,也许都听不到一个响儿。
当然,那时候郑淑叶还不知道小梁的真正实力。
她当时劝小梁不要搞这些投入大、产出小的项目,其实也是发自内心的为他好。
现在她大致知道了小梁的经济实力,知道这小子太有钱了。
再看看他不求回报的,一直在义无反顾的,大把大把的钱投到高科技领域。
光是设在沪海的一个研发机构规模就如此之大,建设得如此气派。
这让郑淑叶对比了自己所供职的计算机所,或者确切地说遐思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让她实在是感慨良多。
自己当初抱着莫大的爱国情怀,本着为国货争光的美好愿望进入遐思公司。
没几年的功夫遐思公司却是眼看着要堕落成外国芯片巨头们的打工仔了。
可是小梁呢?
似乎他才是真正有情怀的企业家!
进入大厦,郑淑叶看到那些高级的设备,最先进的设施,心里感觉更酸了。
或者说,想想自己供职的单位,即使不削减经费,跟人家一个个体户比起来,都已经很寒酸了。
要是按照宋总的设想,砍掉研发机构绝大部分的经费,那——自己所在的团队那不就成乞丐团队了吗?
郑淑叶忍不住问道:“你搞高科技项目,到现在不见回报,那你手下这些团队的待遇怎么样?”
说到自己的团队,小梁再低调,也忍不住露出骄傲的笑容:“跟你吹个牛行不行?
可以这样说,但凡是能通过层层选拔进入位于沪海的这座研发大厦的科技人员,待遇都几倍于国内同等水平的科研人员。
咱们先不说具体的待遇,你先到我办公室,我给你介绍一下这里的人员组成。
看看他们都是怎样的一些人!”
到了梁总位于科技大厦的办公室,梁总打开了自己电脑,给郑淑叶看一些自己手下科技人员的资料。
东夏科技的人员组成,基本分为两类。
第一类占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于小梁这几年在全国各地投资建设的那些职业学校。
通过几年的职业教育,发现其中的佼佼者,然后通过层层选拔,最后擢升到沪海的东夏科技来上班。
待遇那是相当优厚。
第二类,占一小部分,那就是梁总在全国各地撒开一张大网,疏而不漏地去发现各种特殊人才。
一开始,小梁收罗那些考师范落榜的初中生和高中生,然后个人出资在贫困地区建小学,让这些师范落榜生去贫困地区支教。
除了要提高当地的受教育水平,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网罗特殊人才。
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甚至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但是在某个方面却有过人之处,在梁总看来,这些孩子也许就是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除了通过自己手下支教的老师大量发现特殊人才之外。
还有就是他专门成立一个网罗特殊人才的这样一个部门。
不管是那些思想有个性,或者是在学习上特别偏科一类的学生。
还是跟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格格不入的,被社会上正常人认为的神经病,其实就是些特立独行,喜欢搞创新的偏执型人才。
这些都是梁总的最爱。
有时候,大仓跟英子偷偷地自嘲,把自己称为是一个捡垃圾的。
梁总最喜欢的,莫过于那些被家里人视为不务正业,被左邻右舍,亲戚朋友视为精神不正常的研究型人物。
这类人往往在学习上严重偏科,考试成绩一塌湖涂,唯一感兴趣的就是敲敲打打干手工,搞发明。
在旁人眼里,这个孩子上学不中用,家里的活啥都不干,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还整天异想天开地想入非非。
连个正常人都做不了,这个孩子基本是废了。
但就是这种“废人”,却是梁总眼里的最爱。
梁总吩咐过,只要发现这种奇人异士,必须要自己手下的骨干人物亲自去上门考察。
等到过了手下骨干那一关,认为这个“精神病”确实有一定潜力。
梁总就会亲自去见他,亲自对这个“精神病”进行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