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孩汗统帅的北夷大军到底有多少人呢?
不知道,咱们用看到的景象来评估一下好了。
咱们都知道当初在大庭作为总设计师,新建北城时,是依托于平地重新建设的。
因为是预先进行的规划,所以如今北城“夏邑”的形制很规矩,基本是一个平面的长方形。
东南西北中所有封王的城池,可以说粟陆的夏邑是最接近后期中国古代的城池形制的,为了便于人民通向城外工作,整个夏邑的四面城墙各有城门。
也正因为四面都有城门,和上次西狄围困西城不同,西城只有一个城门,所以十六酋联军只需要堵在城门前就实现了封城。
但孩汗对夏邑的围城则是真正的团团包围了,以茅草围成褡裢套头披身。
光着脚的北夷人和今天咱们对北方人的认知不同,身高不算很高,普遍一米六往上的个头。
但骨架偏宽,整个人看起来横着长的样子,四川话叫比较“kuai”。
以夏邑为中心,北夷人距离城墙五十米开外集群,是为了让出躲避弓箭的距离。
密密麻麻形成三十米左右的带形,将城池围在当中。
如果这样形容不够直观,给您做一个参考,北京“鸟巢”体育馆知道吧?
你就把中间的足球场当城池,所有看台都坐满人,也就八万人;
但这个密密麻麻人连成的“宽带”可比鸟巢的座位多太多了,而且北城也比足球场面积大多了,您可以猜想一下这得多少人。
这些在当今河北、山西一代发展壮大的北夷人战力如何呢?是因为人数优势才让粟陆不敌吗?
有这个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
通过上次解除西狄之围来看,咱们知道粟陆治军严明,而且北邦兵士身高相对较高,善于以持长戟的方形兵阵向敌人进行碾压式攻击,不可谓实力不强大。
而北夷们用的什么武器呢?非常简单而且单一,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一把石锤。
三厘米左右粗细的树枝做成的木柄长约四、五十厘米,在前端是用麻绳细枝紧紧捆扎的粗鹅卵石,鹅卵石有多大呢?比一个巴掌大一些。
而且为了加强杀伤力,石头边缘都会被砸开利面,还属于“旧石器”时代的工艺水平,因为新石器时期基本都是磨石了。
参考一下冷兵器时代战场上进行近战时,什么武器杀伤力最大?
不是刀也不是枪,就是锤!
马未都也介绍过,戏台上那种比脑袋还大的锤是艺术,要真这么大你就只能在战场上俩胳膊垂下提溜着跑,怎么打仗?
真实的武器锤头很小的,实心的一个铁锤头!
这个人打急眼的时候,你被扎一刀捅一枪,肠子流出来了还能红着眼接着杀,但这小小的实心铁锤头只要挨上就死!
砸后背前面吐血,砸脑袋当时就打进脑子里。
这上古的北夷用的石锤虽然没有铁锤威力大,但架不住四、五十厘米长木柄的加持啊,这长度正合适,抡起来随惯性有加速度,只要给你结结实实砸中了,不死也必昏倒。
初次与北夷大战时由长戟组成的兵阵一开始还能保持住阵型,通过兵士们彼此的配合可以阻止夷兵靠近,以碎步整体前进对敌人进行碾压。
北夷没有弓箭就靠一把石斧,但这石斧不一定非得攥在手中啊,一旦成千上万把开了刃的石斧向你甩砸过来,这玩意儿可比箭重多了!
你那木板儿制作的盾牌不需要几下都给你砸个稀巴烂,跟直接拿大石头砸是一样一样的!
你就是脚底下再稳,这四面八方乱飞带着狠劲儿的石斧都能给你扔乱了,而一旦阵型不稳,手中只有长戟的兵士就很难抵挡住万千北夷冲上来的人潮了。
有人说赶快扔掉长戟,抽出短剑近战啊!
就是这样做的,但咱们的短剑是用短木棍做的,就是前面削尖了的棒子,你捅吧。
这捅是前后用力,只有刺中了才有杀伤力,你左右打最多是疼伤不了人。
而人家拿的是啥,石锤,被糙面砸中是死,被刃面劈那就成了石斧!
恶狠狠瞪圆了眼睛四面八方憋着死劲砸,顷刻间就是四肢骨折头颅凹下的尸体横陈。
狠不狠?想像一下。
围城这么久,夏邑里的人民没有吃的,这密密麻麻的北夷难道也没有吃的吗?
人家当然有了,打了这么多年仗孩汗这点知识还是有的,人家也有物资储备,而且你城外的农田和动物也都归人家了。
就算这些没了人家也会打猎。但最残忍的不在于这些——而是他们还吃人!
有人知道“两脚羊”的历史时代吗?那是中华历史上最为黑暗惨痛的一段经历,最后只剩几十万人,华夏人种几乎灭绝!
不想去回顾那段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两脚羊”了解一下我们那段惨绝人寰的真实历史。
这些北夷还处于“旧石器”工艺水平期间,不像今天热兵器时代,但凡研发一种新武器就能具备明显代差,掌握了“新石器”工艺能力并不代表武器性能绝对领先。
而北夷人种的脑进化还明显落后,我说的脑进化不是指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而是指野性,也就是原始兽性。
在他们眼中,被打死的夏邑兵士成千上万的尸体就是食物!
讲究的愿意生个火,不讲究的直接就能生啃,尤其是内脏,只有等级更高的各个“队长”才能享用。
为啥内脏这么受欢迎?因为比肌肉脂肪多,御寒。
我曾看过一个介绍,说非洲食人族。人觉得什么肉好吃呢?因为水分充分的肉好吃。
为什么人肉比鸡肉好吃?因为人体水分大,达到了百分之七十,所以吃起来“不干”,就是“嫩”;
但食人族最喜欢的是什么肉?蛇肉。
怎么呢?因为蛇肉比人肉的水分还大,达到百分之九十!
这不,坐在临时用茅草搭出的大帐中,这孩汗跟啃鸡爪子似的正在啃一只带手的胳膊,用牙撕扯出筋腱嚼的“嘎吱嘎吱”的,渗人!
有人会提出这个疑问,为什么这古人打仗就知道守着一个点死磕呢?
你不管这个单城直接大军直下,不可以直接打到首都吗?
这是没有军事常识的提问。
不论是上古还是封建王朝时期,亦或是一战二战到今天,打仗的目的就是利益。
尤其是古代,要的主要是什么?是吃的穿的用的吗?
那是附带的,最重要的是人口!
如今这夏邑几十万人口就在眼前,唾手可得,你觉得孩汗会轻易放过吗?
当初敢于冒险一战的西狄十六酋不也是眼馋当时的十几万西城人口吗?
人口就是生产力,谁人多谁就是强大,就能拥有更多的土地,开发出更多的物资。
“人口红利”这个词咱们是最熟悉的,不用多说。
一战之下损失两万余精壮战力,粟陆知道以余下的六万人马不可与北夷匹敌,退城不出。
也幸好在那次战斗中趁乱派出使臣骑马冲出乱战,给伏羲报了信,这真是巧合中的万幸,因为北夷不会骑马!
否则在这样四面被围的死死的情况下,再想突围送信是绝不可能的了。
坐在北城王宫内,粟陆牵着夫人的手轻轻安抚,而她的肚子微微隆起,自己的第二个孩子正在孕育之中。
这要是城池被破,腹中有婴孩儿的女人必定遭遇无妄之灾,对这上古时代野蛮的北夷来说直接开膛破肚取出来的人形才是最嫩最好吃的食物!
已经不再召集龙官议事,议来议去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局面就是如此,还不如让大家都去安抚人民。
粟陆毕竟也得给自己做最坏打算,他这一生可谓是顺风顺水,自幼就被众星捧月,年纪轻轻便封王一方,遭遇到这样的人生低谷没有任何经验。
但,粟陆毕竟是优秀的领袖,再苦再难他也需要思考,需要做决定。
当下夏邑进入到了必须决战的时刻了,他就是宁愿战死也绝不能接受把城池和人民交给北夷,这不仅仅对他是奇耻大辱,更对华羲族的尊严是极大的屈辱!
如今强敌在外,而城内已是几无餐食的地步,若是还等不来伏羲援军,只能放手一搏,置之死地而后生!
不去盘算已经等了多少天了,自己的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
粟陆命人招来中官,详细确认当下夏邑城内十岁以上人口总共多少,不论男女,命令北邦降龙氏给民众分发武器装备,准备与北夷决一死战!
要说伏羲这次确实是失误了,按理说作为上古第一大神这种失误是很难让我们理解的,尤其是在这样重大的军事决策中。
只向各封王发出了讨袭令,却忘了同时告知必须统筹合进。
而后为了弥补派出上百名传令兵四下里追寻各王大军,又追了个寂寞,几十万大军分别行进在各自的方向,向北急行。
对伏羲的失误我只能用他“老了”来做解释,即便他才不过二十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