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这样围绕着这颗小行星,转了一圈又一圈,一直到将这颗星球的“地表”搜寻了几乎一多半,一直到看到了一片“朦胧”之后,他才停了下来,然后快速飞了过去。
同时,这个发现,也让他的心脏再次猛烈的跳动了一下。
那是一个“喷泉”。
喷泉位于这颗长条状小行星尖端部分的某一个裂缝。在裂缝口处没有任何东西,但在距离裂缝口仅仅几分米的地方,他能通过肉眼看到一些大致呈现出蓝色或者白色的晶体凭空出现。这些晶体凭空飘荡着,或者慢慢的飘到了太空之中,自此消失不见,或者慢慢飘荡着落在了这颗小行星的地表,就此堆积了起来。
在裂缝口旁边,赵长星看到它的地表已经铺了一层这种晶体。
而这种晶体,赵长星在塞德娜星上经常看到。
白色的,大概是固态二氧化碳或者其余颜色相同的东西。蓝色的,应该是固态氧。
这个喷泉很显然的表明,在这颗小行星的内部存在有较高的压力,且存在气态的气体。较高的压力令这些气体通过缝隙喷射了出来,之后它们失去了热量,凝聚成了固体,或者逃离这颗小行星,或者落在了地表。
在黑暗冰冷的宇宙之中,通常来说它们应该早已被冻成了固体,不应该以气态形式存在。但既然这颗小行星存在较多的放射性元素,在衰变热的作用之下,它们由固态变成气态,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而这样一来,这颗小行星的质量与之前预估的低了那么多,且与它的密度不匹配这件事情,也得到了解答。
它应该确实是空心的。而为什么它没有向内部塌陷?原因同样很简单,面前的这个喷泉便可以解答。那是因为它内部存在较高的压力和温度。较高的压力和温度来自哪里?来自放射性重元素。
至此,赵长星终于搞清楚了这颗小行星之前所呈现出来的奇怪数据。
不过这又引申出了另一个问题。
足以将这颗小行星整体加热的放射性重元素,必然具备较为猛烈的衰变速率,而这意味着它的半衰期不会太长。同时,哪怕这颗小行星的内部全部由固态干冰、氧、甲烷、氮等构成,它的存量也是有限的。一直喷射下去,同样不需要太久便会消耗殆尽。
这都意味着,此刻这颗小行星呈现出来的状态,只是它整个生命历程之中的短短一截。这个时间长度可能只有数千年到数万年的长度,一旦度过这段时间,它便会重新恢复冰冷与死寂,再也无法喷射出任何东西。
“可能在不久之前,一颗含有大量放射性重元素的另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它,与它融为一体。于是它便获得了加热自己的能力,并在不久之后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赵长星对此做出了猜测。而至于那另一颗星体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多放射性重元素,这么多放射性重元素是从哪儿来的——是经由其余元素衰变而来,还是由于某些特殊的物理变化,那就不得而知了。
“或许……这件事情,与小希收到的那些奇怪信号有关系?”
赵长星心中一动,再度想起了一个可能。但现在情报实在太少,实在没有办法做出更进一步的推测。于是他只能先将这个想法放到一边。
但不管无论如何,在现阶段,这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地方在于,赵长星终于初步证明了自己的推测。而这个推测,意味着一个可能改变人类文明命运的惊人可能。
——如果这颗小行星内部压力较高,且有大量的气体,那么,存不存在一种可能,人类通过自己的力量,为内部那些具备较高压力的气体开通一个通道,让它们宣泄出来?
要知道,喷射而出的气体也是具备反推力的。而,通过这种反推力,能否获得改变这颗小行星轨道的力量,让它不要再撞击到塞德娜星之上?
就像是一颗内部充满了气的气球,骤然打开一个口子,气球本身必然会在气体的反作用力下飞走。
不说将它完全推离,哪怕是令其围绕塞德娜星运转,成为塞德娜星的卫星也行,只要不撞过来就可以。
这种可能性,让赵长星心中骤然火热了起来。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