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此刻都抬起头看着那一身玄色衮服的衣角,迫切地想要知道朱极到底想要说些什么。
“父皇,胡相所言确是真知灼见。依儿臣浅见,不妨让在外的诸位将军遥领职衔。若其回朝,便在大都督府理事;若其在外,便让人代理职司。”
“再者,应当调拨部分识文断字之人并入大都督府中,予以武官职衔,或查察军纪,或教化兵丁,或核实军功,或施行奖惩,如此方能文武并用。”
如果前一句是在替朱元璋解决问题,那么后一句简直就是在挖文臣的根。
大明立国之初便定下章程,非大功不得授爵,非死后不得封王。
虽然没有明说文臣不得授爵,但大功从何处来?除了上战场杀敌之外,文臣治国能有啥大功?想混个爵位,武将们表示文弱书生不配跟他们一起玩。
为什么朱棣造反会有一帮子文臣跟随,不就是想闹个从龙之功然后让子孙世代享福么。
可朱极这么一说,文人除了打打杀杀,瞬间有了另一条成为武勋的道路。
虽然希望依旧渺茫,但胜在近水楼台,而且还极其安全。
尤其方才朱元璋说了要让大明的士卒都识字,这等教化之功,难道不值得封个最小的子爵么?
在奉天殿里跪着的这些文官可能不在乎那芝麻绿豆大的爵位,可出了奉天殿直到午门口,任谁都不能否认,他们心动了。
胡惟庸感觉自己脸都被这睡梦皇子给气白了。
自己那是提意见么,自己分明是要堵住皇帝的嘴。
谁知道这厮居然完全不按套路出牌,还文武并用?大明朝堂如今多缺人才你不知道你爹还不知道么,牛谅这种人都能在短短数年内一跃成为礼部尚书,你让文人去军中效力?
“陛下,万万不可。朝中人才紧缺你是知道的,如果依雍王殿下所言将人才送入军中,那岂不本末倒置。”
都是聪明人,孰轻孰重胡惟庸可拎得清楚。
比起阻止朱元璋设立大都督府,胡惟庸忽然觉得更有必要让朱元璋断了拿文臣充任武官的念想。今后若是这口子一开,他这宰相什么的不值钱不说,文官系统只怕都要受到巨大的影响。
不想被朱极这么一打断,朱极瞬间又提出了另一桩让所有文臣心中都有些发寒的建议
“如此看来,那就该多培养些人才嘛。如今国朝的官学日渐发展,相较之下武备方面的人才却有些不继。
不若在京师设立一所武备学堂,让那些战功赫赫的将军们作先生,每年召回一些年轻有为的校尉,再送些勋贵子嗣过去,教授他们识文断字,行军布阵。”
“待一年期满,以实际考校重新授予职衔。父皇亦可命工匠打造学堂牙牌,择其优胜者赏之,以昭其勇武智慧。”
朱极的法子,赫然就是在抄袭大宋天子让士子成为自己门生的手段。
很显然,这样的法子正中朱元璋下怀。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