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世间纷纷扰扰,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
张剑锋已没有重启“福尽”时那么兴奋了。虽然局里面批准重新展开“福尽”一案的调查,但真正调查的时候,才发现他们仅有的只是一条故事线和零碎的间接证据。
由于时间久远,当时侦查条件有限,再加上杨清水过于小心,公安系统里仅有几条简单的身份信息,指纹、血型这些重要的信息都没有,几十本案件卷宗里关于杨清水的确切信息更是寥寥无几,而且大都还是案犯的道听途说。
黄骁发牢骚“我还想着跟杨杰一样,比对da、指纹,很容易确定杨淇澜就是杨清水。谁知道什么有用的信息都没,长安警方是怎么搞的?这也太那什么了吧!”
张剑锋拍拍手给大家鼓气,“这才哪到哪儿啊?这种案子咱们又不是没遇到过?就前年结案的无头骷髅案大家还记得吧?死者被抛尸枯井,发现尸体时离她被害已经过了十五年,刚开始一丁点儿线索都没,我跟老队长比对了两万多条失踪人口信息,跑了六个省,先后排摸了一千二百多人,这个案子立案后挂起,挂起后有重启,反反复复七八次,我们前前后后跟了八年多,最后还不是被我们破了。”
刘海洋补充说“案子破获时凶手已经因车祸去世十年了,虽然凶手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但老天爷都不愿意让他逍遥法外,所以先一步给了他惩罚。”
张剑锋接着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咱们当警察的,就是要扬善除恶,再大的困难我们都必须克服,再长的时间我们都必须坚持,我们坚信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张剑锋铿锵有力的话感染了在场所有的人,大家肃然起立,就连柳朝阳也完全没有了平时的吊儿郎当。
这次重启“福尽”案,张剑锋让杜新明和张志军也进了专案组。
他俩跟这个案子的时间不短,所有的卷宗资料翻了有几十遍,要说队里对这个案子最熟悉的人,除了张剑锋一定非他俩莫属。
他俩一个是在基层待了十几年的片区民警、一个是刚从警校毕业不到一年的大学生,都特别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加的班、用的功比其他人都多出不少。
张志军有点怯生生地喊“报告!”
张剑锋目光转向他,问“什么事?”
“张队,我有些想法不知道该不该说。”张志军的语气很不自信,但又充满了期待。
张剑锋刚进刑警队参与第一个刑事案件时也像他一样,激动兴奋但又不太自信,做什么都有点蹑手蹑脚,老刑警都经历过这个阶段。他把语气尽量放得平缓“小张,大家都是同事,不要这么拘束。有什么建议,坐下说。”
张志军翻开笔记本,看了一眼又合上,说“我认为可以换个思路查杨淇澜。”
“怎么个换法?”
“就目前我们掌握的证据,想要确认杨淇澜就是杨清水太难了。但是有一点非常可疑如果杨淇澜就是杨清水的话,他为什么又返回国内?按理说不管他有没有整容,待在国外肯定比待在国内要安全,除非他有不得不留在国内的理由。当年他逃到日国有没有日国方面的势力接应他?给枫叶传媒注资日资企业跟他有没有关系?现在日国经济不景气为什么他的贸易公司生意就那么红火?”
说到这儿他停下来看向张剑锋,张剑锋示意他接着说。
张志军的声音大了不少,说话也更加流利“如果有一个日国势力在背后支持他的话,这些就能说得通了。我做了一个大胆的猜测杨淇澜当年贩毒时就跟日国方面有勾结,案发后他带着巨额毒资逃到了日国,通过日国势力把这笔毒资给了万荣集团,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利益的交换,日国势力为他做这些,肯定是要回报的,那这个回报是什么?是窃取国家资源?泄露商业机密?或者其他必须待在国内才能做的事。”
听了张志军的大胆猜测,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张剑锋之前就过这方面的怀疑,跟张志军现在的猜测不谋而合。片刻后,张剑锋问刘海洋“老刘,你怎么看?”
刘海洋想了想,说“小张的这个猜测很大胆,但如果是真的话,很多事情就能解释通了。”
张凌插话说“杨淇澜会不会打着贸易的幌子还在贩毒?”
“有这个可能。”
“如果杨淇澜是间谍的话,那就得国安方面查了。”
张剑锋听了大家的看法,说“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管他是间谍还是贩毒,都得查查他。这个情况我得跟局里汇报,国安、海关、工商、税务都得局里去协调才行,只有他们明里暗里的配合,这个案子才能进一步推下去。”
“希望能抓住这条大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