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终于可以在朝廷上一言九鼎了!
然而他忘记了,他是不会治国的,他忘记了,百官是拥戴石达开的,他忘记了,自己还有两个猪队友,洪仁发和洪仁达。
这两个哥哥因见对头全部出京,那真是欣喜若狂啊!这下子朝中再也无人能够制约他二人贪污了!
他们二人将天国的官职开了价码,公开对外出售,将百姓缴纳的赋税全数贪污不上交国库,国家无论是何开支都要先经过他二人同意,他二人自是不会同意的,因为别人花钱就好像是花他家的钱一样,他二人十分肉疼,都搂到自己家里才算开心。
天国状况难以维持,形势急转直下,洪秀全无法制约两个哥哥,朝中无人相帮,眼看就要破产。
万般无奈他重又想起了石达开,只好修了一道诏书,随民意称石达开为“义王”,制成金牌,遣使者跪求石达开回来主政,然而,翼王丝毫不动心。
洪秀全再三以书信和金牌相求,翼王最终妥协了,但是只同意会调陈玉成、李秀成、韦俊等将领回援,并以"通军主将"身份继续为天国作战。
这时,江西的临江和吉安被违,洪秀全命石达开前去救援,石达开思索再三,亲自带领军队前去。
然而恐怕洪秀全再出妖蛾子,他将胡世衡刘越等精干将领都留在安庆,命令他们守住根据地,守住所有将领的家眷,自己仅仅带了一万骑兵亲往。
然而欲渡赣江的时候,因水师都不在军中,无法渡河,只好引军折回。
石达开离开天京的时候,并没有带走多少军队,情急之中,他也只能带走近卫军和家眷,况且如果他将二十万军队全数带走,谋反的罪名不辩而立。
到达安庆后,虽积极募兵,到底安徽这个地方,多年征战,已经没有多少兵可募了。
况且李秀成陈玉成离开安庆的时候各自带走一部分军队,留给石达开的人马连带他自己精心培育了多年的水师一起,不足五万人。
要想扩大实力,就必须扩大根据地的地盘。石达开将目光放在江浙和福建一带,渐渐形成了自己扩张计划。
石达开休养生息的这段时间,曾国藩在长沙家中也不曾闲着,自从中了同进士以后,他的官职是步步高升,官运亨通。
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起义后,他就从文官转而成为一名武官了。
他一手建立了湘军,多年来与太平军相抗衡,他觉得心力交瘁,愈来愈怀念当年在家中读书的日子,他本就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啊!
借着丁忧的假期,他向咸丰皇帝奏请永远在家守制,不愿意再出仕做官了。皇帝竟然应允了。
这一次他便如出笼的鸟,归山的虎,回江的鱼一般,心情自由欢畅。他与弟弟曾国痊一同回家,就在家中建了“思云馆”,取望云思亲之意,以此来纪念双亲。
每当他苦闷的时候,他在思云馆内独坐,当他愉悦的时候,他在思云馆内读书,当他文思泉涌的时候,他在思云馆内奋笔疾书。
他改变了自己原来一直崇尚的程朱理学思想,开始转为研究黄老之学,他为自己原来的狭隘感到自愧,为自己的执着感到释然,他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转变。
他恪守礼庐,读礼山中,对《三礼》作了一番研究。
咸丰八年四月,曾国藩在家写了一篇《先大夫置祭费记》之文,对礼制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和解释。他还建了三亲庙,也就是先大夫庙,敬三代宗亲。
思云馆不仅是曾国藩读书和研究学问的地方,同时也是学子们求学的地方。
一些学子们闻听曾阁老赋闲在家,都纷纷前来求学,久而久之,思云馆竟成了一个学堂。
曾国藩非常乐于和这些年轻人们一起谈讲学问,讨论圣贤,不止是曾国藩在此讲学,也有许多名士们到此游学,一同属文作诗,真是快意人生啊!
想当年他求学时,因为资质愚钝常常惹人笑话,请了许多西宾,都因教起来太费劲而辞职了。只好附在别人家的私塾里跟着念书。
一天,先生教了一篇文章,要求孩子们回去背会,曾国藩十分勤奋,回家后吃过饭就开始诵读,读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不会背。
此刻家中进来一个贼,贼藏匿起来,等着他背完书睡觉之后也好偷些什么再走,可是左等右等,他始终背不会。
那贼实在等不及了,自己跑出来说“你也太笨了,背了这么久还背不会,你读了几遍我就会背了!”
曾国藩不信,让他背来听,那贼果然就背诵了一遍,竟然没有错!
贼背诵完扬长而去,只留下目瞪口呆的曾国藩呆坐在桌旁。
如今他也可以为人师了,他也是翰林院侍讲了,他也开了学堂,在这里教这些名士们读书了,他真想当年那贼再来看看,那个苦读书的笨小子也有出头之日啊!
若是从此后就归隐在这思云馆,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啊!
曾家不许纳妾,曾国藩的夫人欧阳氏,乃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大家闺秀。
曾家原是地主富户,岳父欧阳凝祉颇有才名,与曾父曾麟书乃是挚友。因见曾国藩勤学好问,努力上进,故把女儿许配于他。
曾国藩与欧阳夫人相敬如宾,从来不曾红过脸。二人生育有三子五女,除长子曾纪第早夭外,余者皆长成。
两个儿子颇有出息,次子曾纪泽学贯中西,爱好书法和绘画,三子热爱数学,虽科举未成名,然其自学成才,十分勤奋努力。
几个女儿也都嫁得不错,三女曾纪琛更是许配给了罗泽南的儿子罗允吉。
曾家的孩子们之所以这样出息,主要原因就是曾国藩教导有方,他以身作则,孝悌忠信,的确是名士典范。
然而他一生惟有一件事使人诟病,就是对太平军民的大肆屠杀,他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故立下规矩,以重金为酬,以人头为数,故湘军军士奋勇杀敌,锐不可挡。人送其绰号“曾剃头”。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