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申科记得自己给科京提过要把基甲设计也跟着变一变的建议,后续新生产的坦克上应用地越早越好。
既然现在这模块复合装甲的升级套件都出来了,没理由基甲还是和原先一模一样的均质钢,怎么着都得来点变化吧?
“是的,将军同志,您猜的没错。这几辆最新送来的is6改进型,都是对基础装甲进行过升级强化,用全新的复合装甲制成的新车,不是在原先的旧车基础上改造的。”
“我们收集了足够多的战场反馈报告,is6重型坦克正面主装甲防护带,尤其是车体首上和车体首下的大角度倾斜装甲区域,可以绝对免疫敌人现有的任何反装甲武器轰击,不论是动能穿甲类武器还是化学能破甲武器,并且是大大超过敌人穿甲火力极限的防护水平。”
“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在建造新型复合装甲的前提下,对装甲的构成比例进行了调整。车体首上和车体首下的新型复合装甲,比原先的装甲缩减了百分之二十的均质钢厚度,但倾角不变。取而代之的是新加入的橡胶夹层,被前后两层的均质钢装甲夹在中间,和您提出的建议一样。”
“按公式计算等效防护的结果来看,对动能穿甲弹的防护确实有所下降,但由此换来的却是对化学能破甲类武器的巨大防护提升。”
“并且因为均质钢装甲占比减少的缘故,整体装甲重量上还要比原先的纯均质钢装甲有所降低,这刚好可以弥补一些加挂升级套件复合装甲带来的额外重量,虽然这并不算太多。”
“我们按照is6重型坦克的装甲倾角搭建了一个11的防护测试标靶,并且得到了相关部门同志们的大力配合。不但找来了所有类型的缴获德军反坦克炮,包括最强的长88,甚至还动用了我们红军现役的主力反坦克炮进行测试。”
“测试的结果和我们预想的一样,敌人与我们的任何一款现役动能穿甲弹,都无法有效击穿这种全新配比建造而成的复合装甲主装甲带。对动能穿甲弹的防护效果仍然十分强力,并没有因为均质钢占比的减少而有实质性的变化,原先打不穿的、现在还是打不穿。”
“至于化学能破甲武器,我们根本找不到能对其进行极限防御测试的武器类型,没有任何一款化学能破甲武器能完全击穿它。德国佬的铁拳打上去只能勉强破开第一层的最外侧均质钢装甲,连内部的橡胶夹层都无法完全穿透,更无谈伤及最内侧那一层的均质钢装甲了。”
伸手拍了拍冰冷而结实的车体首上装甲,满是一脸自豪的表情,波雷舍夫的解说仍在继续。
“前线收集来的数据证实,炮塔在实战中是被命中概率最高的部分,对于炮塔的防护需要格外重视、为未来做考虑。所以为了慎重起见,科京同志主张不削减炮塔的均质钢装甲厚度,只是给其中加入适量的橡胶夹层、提升对化学能破甲武器的防护效果即可。”
“所以炮塔的重量相比之前会更重一些,那是新加入的橡胶重量,但是比起车体正面减少的均质钢装甲重量来说无足轻重。全车的基甲总重量相比之前的is6重型坦克还是轻了一吨多,科京同志认为这是非常值得夸赞的装甲优化设计,全都是新型复合装甲概念的功劳。”
“替我好好谢谢马拉申科,就说他下次再来的时候我会给他准备双份的烤肉,请他喝我珍藏的最好美酒。这是科京同志让我转告您的话,将军同志。”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