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
—这次怎么不嗯捏了呢?
【朝歌】
—嗯。
孔星荧觉得现在要是顺从宋岁说嗯捏,总感觉于江湖道义不符合。
此后,宋岁每发一次信息,孔星荧不觉厌恶,但是觉得继续聊下去不太好,总是礼貌相应。
宋岁察觉了,此后也没有再发过信息。
孔星荧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宋岁今晚竟然还做出了如此举动。
她没做回应,只是把那个大的礼物盒拆开看了看,宋岁果然是做足了功课,里面竟然还有一张jay的d。
认真付出过的人值得被用心对待。
孔星荧是这么想的。
中学阶段不谈恋爱,好好学习;大学后要与自己喜欢的人恋爱也是孔星荧坚定不移要做到的宗旨。
遵于以上,孔星荧将那个礼物盒子放在了书桌顶层,再也没去打开过。
喜欢她的人很多,但她没有喜欢过一个。
为她制造浪漫的也很多,但她只觉聒噪且浪费时间。
这样的处理方式,对于孔星荧来说,是对一份用心的尊重。
想到这,孔星荧拿出历史书,开始背起来。
离考试不远了。
第二天一早,还在穿衣服的孔星荧电话突然亮屏了。
是接听电话的界面。
她没有设置铃声,觉得什么铃声用久了都low,也没设置震动,她不喜欢那玩意儿。
打接电话全靠缘分。
她此刻她看着手机,心中的诡异超过了好奇。
因为她的电话昨天才发送了停机信息,她也没去管,而此刻竟然亮起来了。
是谁?
孔星荧拿起电话,是一串陌生号码。
“咳咳,喂。”孔星荧有点感冒,清了清嗓子,接到。
“是孔星荧吗?”
“是的,你是?”孔星荧毫无保留,直接应答。
嘟……
对方已经挂了电话,孔星荧看着已经黑下的屏幕,有些疑惑,还有些不满。但还是收拾好了书包,要去上学了。
孔星荧来到学校,这次耳根子十分清净,没有遇到不该遇到的人,也没有遇到该遇到的人。
离考试越来越近,孔星荧和舒楠都加把劲地复习。
陈蔓伊见自己好友奋战在第一线,也没有捣乱,只得自己一个人趴在桌上。
好不容易她的好友没有奋战了,陈蔓伊终于逮着了机会。
“孔老板,你和你那个暗恋男到底是咋回事啊?怎么你们上下楼都不说话?”陈蔓伊趴在桌上,没精打采,企图通过八卦的方式,让自己清醒。
没事。孔星荧国际惯例准备敷衍回答,舒楠先开了口。
“暗恋男?那得看是几号暗恋男啊。”舒楠一句话把陈蔓伊泼清醒了。
“暗恋?几号?”陈蔓伊脑子飞速旋转。
“人家可是收到了儿童节礼物的,我可没有收到,羡慕吧。”舒楠继续带节奏。
“哇,什么意思?不会是那男的要发起进攻了吧?”陈蔓伊脸上已经是幻想色彩。
“格局打开,你以为我们孔老板只有一个人喜欢吗?”舒楠继续吊陈蔓伊胃口。
“怎么回事?”陈蔓伊更加好奇,困意全无。
“她昨天可是收到了以前同学的儿童节礼物,“舒楠比划着盒子大小,“还是个帅哥哦。”
“真的假的?那那个男的有竞争对手了。”陈蔓伊已经开始策划剧情了。
一个巨大身影又出现在她们三人桌前,是张彭。
“迟到的节日快乐。”张彭放了一大盒巧克力在桌上,送给舒楠的。
周围还有一些散装的糖果,是让孔星荧和陈蔓伊分享的。
舒楠感到惊愕,但还是结果礼物,“谢谢”了一声,放在桌上。
舒楠对于这种事完全没有孔星荧处理方式来得尖锐。
她更有共情能力,更加心软。
“你们有情况。”陈蔓伊拿着镜子照,开始审问两个朋友。
“没有,哪有,她有。”舒楠赶紧转移话题,还不忘甩货给孔星荧。
孔星荧不说话。
陈蔓伊知道孔星荧不是个容易被打动的人,但看好友实在是没有要分享的意思,也算了刨根问底的理由。
三周后,离考试越来越近。
舒楠为了争取更多时间回家复习,和孔星荧说好自己要打车回家。
孔星荧尊重自己好友的意见,也没有为难她。
这几日都是孔星荧一个人的夜桥。
她开始思考深甚至憧憬自己高中开始为高考心无旁骛奋斗的样子。
什么都不想,只有学习。
传闻中的高考是这样的,十分枯燥乏味。
孔星荧却不觉得,她觉得这是一种将一件精细事情打磨到极致的过程。
就像学一门语言。
孔星荧有语言天赋,在初中就已经精通三门外语,她上高中想去深造,争取去体验体验精通六国语言的玛丽苏人设。
她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学法学再加上自己优秀的外语能力,完全可以进一家跨国公司,第二种是一直学语言,考外语学校,可以去当个外交官。
反正都是和语言打交道,这也是她所向往的。
回到家,孔星荧洗漱完毕,看了一会儿日语原著的课外书,这书她还不能完全看懂,但连蒙带猜理解个七七八八还是可以。
就是这书看不懂,才有好处。
晚上做数学做到极致兴奋时容易闭不上眼睛,睡不着觉,看这个书,刚好可以有效催眠。
催这催着,快接近夜深了,孔星荧也打算睡觉了。
手机又亮了。
看了一下号码,孔星荧对数字比较敏感,可以说是过目不忘,毕竟能背圆周率好几百位的人,一眼便认出是前些早上的陌生电话。
孔星荧没疑惑,直接接,但听筒放在耳朵边,她也没发言。
电话对面沉默良久后,意识到电话已经接通。
“喂。”
“……”孔星荧还是把主动权给了电话里的陌生人。
“是孔星荧吗?“
“请讲。”孔星荧最大限度地容忍了这个故弄玄虚的人。
“我可以给你唱首歌吗?是我写给你的,我想你做第一个听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