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攻城的计划,都被打断,满脑子都是陛下一夜夺城,果然天命所归的迷信思想。
也不说蒋钦踌躇满志,一门心思的要练强兵,建功立业。
只说刘襄带着羽林军纵马疾驰六十里,于下午之时赶到桃林渡附近。
这里正在热火朝天的安营扎寨,车营已立,曹性觉得防御力度不够,趁着敌人尚未前来,派遣士卒挖掘堑壕,又在附近伐木,继续加固营盘。
若说东边三十里外的阳泉县,暂时没察觉渡口已失,还情有可原,因为一千轻骑正在城周游荡,派到外面的斥候、巡哨和烽燧兵,都被他们拔除、截杀了,刘勋不明敌情,暂时不敢有大动作。
蓼县就在西边十里,站高一点就能看到桃林渡口有大军入驻,守将李丰却始终没有派兵查看。
这就不对了。
即便城外有轻骑游曵,你也可以派船出来看看的嘛!
可这人什么都没做,让人费解。
刘襄和五千羽林骑,躲在桃林渡口南边十余里的树林中歇马,思考着李丰的意图。
他不是不能让北岸的关羽所部搭浮桥直接渡河,只是蓼县在淮水上游,放几条火船就能破坏浮桥,若是只用小船摆渡,会不会被南岸的舟师突袭,他不确定。
已经占据了登陆场,战力优势这么明显,还要跟敌人打不擅长的水战,他觉得亏得慌。
【推荐下,@@追书真的好用,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仗不是这么打的!
桃林渡口水势平缓,可宽度将近三里,这三里水面,让他犯了难。
不是没有狭窄的河段,但那些地方水流太大,搭桥很难,船运会被冲散,没法集中兵力,会被敌人各个击破。
南方的水势和北方不一样,朝廷的精锐兵马多以北人为主,水战真心不适应。
小规模交锋的时候,还能占一占兵员素质的便宜,大规模作战,胜负难料,牺牲会很大。
这就是关羽所部始终没能突破淮水防线的原因所在。
现在自己率兵接应,如果还要关羽跟敌人在水面上争锋,那禁军的将士们是过来当观众的吗?
所以,蓼县守将李丰到底在想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应对,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而此时,被刘襄惦记的李丰,正拿着一封书信,满脑门子的官司。
信是他的好友乔蕤写的,内容是劝他投降朝廷,送来好多天了,他也看过无数次了。
但信里少了东西。
劝降的话都是乔蕤说的,皇帝一个承诺都没有。
让他如何相信朝廷的诚意?
釜中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