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汴京开封杞县。
因为靠着开封,杞县是附近远近闻名的富县之一。
这日杞县县衙涌出一支喜庆的队伍,他们穿着鲜艳,敲锣打鼓,向村西走去。
杞县县令尹一德堆着笑脸,走在最前头,显得非常亲民。
这个尹一德就是当初罗幼度在开封府遇到的同僚,担心罗幼度取代他,暗中使绊子,反让罗幼度摆了一道。
后来王继勋事发,尹一德表面上为石守信、赵匡胤所用,但其实让老阴比范质、王溥先一步收买。
然后发生了石守信插手户部之事,摆了武臣一道。
尹一德也因此调离开封府,去外地担任县令。
一晃多年,时过境迁,随着罗幼度的强势崛起。
尹一德越发的低调,务实干事。
毕竟跟当今天子“为敌”,不是什么值得吹捧的事情。
万一遇上一个心眼小的,随手碾死,找谁哭去?
其实他这是小觑罗幼度了,罗幼度向来不记威胁不到他的人的仇。
尹一德的升迁事不大,是吏部考察的结果,然后议政厅批准。
罗幼度作为皇帝也过了目,他记性向来很好,记得尹一德这号人物。
低调、务实、能干事,恰是一名良吏的标准。
尹一德韬光养晦,干了不少的实事,履历资历都不差,罗幼度也同意了吏部的安排,将之从调至杞县当县令。
同样是县令,这汴京开封管辖之内的县令显然高一级别。
尹一德这一升迁也意识到罗幼度并未有与他计较的心思,精神大振,一改以往作风,在杞县风风火火地改革理政。
这一天他通过内部渠道得知了一个消息,县内的一个叫胡宝的兵卒竟然被授予“浩然正气章”。
在此之前,罗幼度已经将勋章的作用意义通过皇榜告示公告天下,目的是表扬和彰显受勋者对国家民族的贡献的功臣。
此次一共公布了五枚勋章,每一枚都有独特的意义。
有文治武功上为朝廷立有巨大贡献的勋章,也有学术研究有重大发现,引领文化的勋章,也有科学创新,引领时代的勋章,还有就是奖赏表现出众,拥有大无畏精神的勋章。
其中浩然正气章就是属于最后者,取至于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说。
相比报纸的杂,皇榜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文,整个朝廷的态度意思。
皇榜一公布,很快就会走国家特殊渠道,传遍天下。
胡宝是御营司的一员十将,此次他跟随上司神卫军都指挥使刘福负责疏通济州段的引流河渠。
济州位于黄河下游的拐角处。
因地形特殊,黄河水经过济州段的时候,都会留下大量泥沙,以至于河床越来越高,形成悬空河。
历史上也就是因为下游淤泥越积越多,黄河从而改道北流。
这次洪水来势汹汹,因有治河行动组的存在,诸多地方都在第一时间选择了最正确的应对方法。
在黄河泛滥之前,控制住了局势,这才给了兵卒百姓对抗的机会。
不然洪水决堤而没,以这个时代的科技力量,神仙都救不了。
尽管有这先决条件,却也不是所有地段的防线都抵挡住了。
济州段便因为特殊的环境,河水一上涌,就因为河床过高的原因,直接没过了河堤冲向了济州境内的村镇。
水部郎中闵波治水经验丰富,退居卢县,一边撤离百姓,一边利用卢县特殊的地形,垒沙筑堤,掩护百姓撤退。
本想着就这样了,只要保住了人一切都好。
但在得知禁军北上之后,闵波为了给禁军争取时间,继续领着在卢县抵抗洪水。
面对天灾,人力终究有限。
闵波用尽一切手。
段,坚持了宝贵的五天。
但也只是五天。
洪水来得太快,很多百姓都撤退不及时。
或是为洪水卷走,或是躲在高处,伤亡惨重。
消息传到了附近神卫军都指挥使刘福耳中。
刘福立刻组织人手救援。
胡宝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
御营司是罗幼度一手创建的,建立之初他就赋与了御营司军人的习性,只是没有正式提出来。
军规军法就是按照军人的标准执行的,受时代影响,有一部分人不以为然,只是碍于军法,不敢反抗。
但有一部分人却奉为信仰。
胡宝便是其中之一。
胡宝与罗幼度是有一定渊源。
当年罗幼度在开封府任职的时候,审理过一件杀牛案。
也就是那件案子让罗幼度结识了张琼……
张琼为了救一个小姑娘,打死了一头牛。
牛主人为了生计,耍起了无赖,要张琼赔牛。
牛主人叫胡三壮,胡宝便是他嘴里那个八岁的孙子。
但其实胡三壮故意叫小了胡宝的年纪,为了引起罗幼度的同情。
罗幼度以死牛换活牛的方式,解决了此案。
胡三壮对于罗幼度感恩戴德,将之视为青天大老爷,还给他设了长生排位。
胡宝也深受影响,成年之后,加入了御营司,对于年轻气盛的他对于罗幼度的治军理念深信不疑,将之化为信仰。
此番北上救援,胡宝舍生忘死,前后在洪水中救了二十一人。
如此事迹,堪称壮举。
罗幼度闻讯后,也觉得不可思议,除了后世那支军队,真有如此不畏死的英雄?
当即赞道“胡宝一身正气,当授浩然正气章,以示嘉奖!”
五个勋章,胡宝一个小兵卒,最早授勋。
这般荣耀是全县的光荣,是要写入县志,流芳百世的。
也因如此,尹一德敲锣打鼓,一边宣告四邻,一边向胡家报喜。
同一时间,董计较有气无力地应付着面前的媒婆,谈的是他女儿的亲事,但他脸上并没有多少喜悦,总觉得不是滋味。
董计较是杞县寒门,本名董宇,祖上是东汉董宣,属于当地豪族,只是家道中落多年,现在只剩下一个可有可无的门楣,祖上留下的几亩薄田度日。因为人斤斤计较,都叫他董计较。
董计较为人吝啬,偏偏生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
可偏偏这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早早地许了人,村里的胡宝。
当年定下这门亲事的时候,胡宝的父亲胡升救了王彦超一命,风头正盛。
董计较就与胡家定了亲,结果第二年胡升就战死于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