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内地的东松岗哇又应邀给赤松德赞治好了病。藏王十分高兴,赐号塔西·东松岗哇,意为‘四方三界中最好的人’,并赐地给他,从此,东松岗哇在XZ定居。”</p>
“赤松德赞为了发展雪区的医药事业,召选雪区优秀青年跟随东松岗哇学医。在他的教导下,九名青年通过努力学习,后来都成为名医。”</p>
“其中尤以宇陀·宁玛元丹贡布最为杰出。他多次到内地以及印度、尼泊尔游学,广泛吸收《医学大典》、《月王药诊》、《佑王长寿经》等前代著作的精华,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在八世纪末著成藏医学史上最有影响的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一书。”</p>
“到今天为止,藏地的一切传统医学,都是在《四部医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p>
周至不禁为藏地医生的虔诚倍感钦佩:“将学问刺在身上,也算是苦心孤诣,勠力修行了。”</p>
旦增大师苦笑着摇了摇头:“那倒也是不一定,这两张皮革的原始状态,据说是包覆宝函,涂以胶漆?”</p>
周至点头:“是的,啊对了,这次我还带着这箱子最早时候的照片。”</p>
说着打开包裹,将照片递了过去。</p>
旦增大师仔细看过,又将之交给蒋主任,这才对周至说道:“可见连宝函带图鉴,都是经过密藏,不愿示人的。”</p>
“这又是为什么呢?”</p>
“因为到了九世纪上半叶,宗教和政治斗争日趋剧烈。八三九年,藏王达磨即位,他大力反佛,灭佛寺及僧徒。不到三年,他被政敌所杀,吐蕃王朝崩溃,并逐渐形成割据的局面,进入封建农奴制社会。”</p>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战乱和分裂,佛教又逐渐兴盛繁荣,相对于达磨灭佛前的‘前弘期’,这段时期被称为佛教的‘后弘期’。在随后的三、四百年间,王朝更迭频繁。先后经历了阿里、萨迦等好几个王朝。”</p>
“当时藏地的主要知识,都是掌握在僧侣手中的,《四部医典》同样如此。因此在达磨灭佛的时期,因为僧侣的被杀,流散,《四部医典》,竟然失传了!”</p>
“啊?”</p>
“万幸的是《四部医典》原稿著成后,赤松德赞听从天竺高僧莲花生‘为了使佛法永存’的主张,将书秘密埋藏了起来。”</p>
“大约在一零一二年,红教的德敦·查巴旺嘎,在桑耶寺乌兹经堂的瓶形殿柱内,发现埋藏的《四部医典》,使这部沉睡二百多年的典籍重见天日!”</p>
“我去……和我们汉地的《尚书》一样,能够流传下来,不光是人力,还是天意啊……”虽然明明知道这部医书最终流传了下来,周至也给旦增大师的讲述吓出了一身冷汗。</p>
“从此,历代藏地医家,对该书不断进行研究、注疏、增订,并吸收藏医以外的知识,使其内容大大丰富。”</p>
“图示,是藏地医学非常重要的部分,藏医理论,主要是以三因学说为核心。”</p>
“所谓的三因,指‘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以这三种因素的特性、功能和互相生克的关系来演绎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疾病发生机理、指导诊断、治疗的理论,称为‘三因学说’。”</p>
“三因中的‘隆’,具有轻、糙、寒、微、硬、动六种属性,与五源中的‘风’的属性相同。”</p>
“赤巴,《四部医典》中明确指出‘具有火的性质’。”</p>
“培根,注明的藏医北派创始人南杰扎桑说‘培为水,根为土’,合起来为水土。”</p>
“三因学说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其内涵广泛而丰富,以致称为藏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部分。”</p>
“结合该图我们就能看到,隆,五源之风,位于髋关节下部,常量是膀胱。隆属系统是由呼吸、运动、血液循环、食物吸收、五官感觉、排泄等组成。隆具有轻、糙、寒、微、硬、动六种属性。”</p>
“我们来看这条线,这叫维命隆,位于头顶,经咽喉、胸前。具有吞咽食物、吸气、吐痰、打哈欠、呃逆等功能。”</p>